今年以来,中山市五桂山街道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凝聚合力,全面推动街道、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探索“矛盾就地解、服务到家门、平安入人心”的治理新路径,让群众从“跑断腿”到“零奔波”,让“闹心结”变成“暖心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画卷在青山绿水间缓缓展开。
一站受理、全链化解
矛盾调处“零奔波”
“多亏了两位调解员,不然我这材料款怕是要打水漂!”建材店店主陕大姐在街道综治中心大厅激动地说。原来,她因材料款以及车辆维修费用与买方产生矛盾,买方迟迟没有运走材料,一直堆放在店里,双方僵持了大半年。收到陕大姐诉求后,街道综治中心立即启动“首问负责制”“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动司法、公安部门,仅用1个小时便促成双方达成一致。
五桂山街道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公安、司法、人社、城建、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入驻街道综治中心,细化“吹哨报到”响应流程,明确进驻部门30分钟内现场对接、24小时制订调解处置方案,通过“登记—分流—办理—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为群众打造“一站式”调处、“全链条”解纷平台,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今年以来成功调解欠薪、土地争议等纠纷106宗,成功率98.11%。中心还集结社会律师、公职律师、民警、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心理医生等人组建“人才专家库”,集合法律咨询、信访接待、人民调解、社情民意收集等多项服务、功能,真正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一链解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前跑断腿,现在进一扇门就办成事!”村民刘大姐感慨道。
多元共治、齐聚合力
综合治理“添动能”
“调解虽然没成,但非常感谢你们提供法律援助,为我儿子追讨人身损害赔偿。”邹先生说道。此前,他17岁的儿子在景区游玩意外受伤,在司法、公安、宣传部门联合调处下,就赔偿问题与经营者、保险公司进行了2次调解,但经营者坚持按法院判决赔偿。后综治中心根据调解情况,迅速启动“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对接机制,协调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对这个调解不成,但符合法律援助的纠纷引导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一站式服务。
“调解+法援”一站式服务
五桂山街道坚持“资源整合、力量聚合、工作融合”的理念,做优多元共治,积极推动各方力量、各类资源联动配合,壮大群治群防力量,增强治理新动能。一是“府院联动”下沉一线:以“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动为契机,中院民五庭法官定期驻点村(社区),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调解指导等法律服务,受众人数达500多人次。二是“网格+志愿”激活末梢:组建“红色文化调解队、楼栋长邻里服务队、巾帼家庭家风宣传队”等3支特色队伍,通过“网格召集、志愿速应”机制,50余名村民参与矛盾化解、法治宣传、环境整治。外卖骑手、民宿店主、农场主等新兴从业者更是被纳入“微网格”,成为政策宣传、矛盾上报的“移动探头”。三是“乡土调解”品牌升级:做实做优“客家矛盾客家调”品牌,针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由“四老一新”调解队(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新村民)活用客家“劝和谚语”、家风家训开展调解,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7宗,实现“情法共融、事心双解”。
数字赋能、提升质效
服务触角“全覆盖”
今年2月底,某公司负责人李女士在五桂山公共法律服务企业号申请调解,称某园区不让其工厂撤场,要求缴纳押金、罚金、滞纳金等约 4.5 万元。村调解员接到调解申请后,迅速组织李女士以及园区负责人胡先生进行调解。经调处,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李女士工厂于次日顺利撤场。“效率真高!在手机上操作一下,调解员就上门!2个小时内帮我解决了纠纷。”李女士感叹道。
五桂山街道深入推进“粤平安”、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等应用,实现各级数据对接转换、各类要素动态掌握,切实提高纠纷化解效率,解纷方式更加智能高效,服务触角延伸更深更广。
指尖办理,流程优化。群众在微信企业号即可在线提交纠纷诉求、自主选择调解时间,或者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享受法律咨询、业务预约办理、法律服务咨询查询等服务。街道综治中心建立“1小时线上响应、24小时预约对接”机制。今年以来,线上受理调解100%,调解周期从平均7天大幅压缩至3天。
数据研判,精准施治。通过粤平安群诉系统“研判分析”模块,分析发现邻里纠纷占比达16%,针对性开展“家风润万家”专项行动。如近期联动妇联开展“家规家训亮家风”、好家风故事征集等活动,征集好家风故事5篇,组织“巾帼家庭家风宣传队”入户调解空调滴水噪音、公共区域占用、土地边界等邻里纠纷共13宗,化解率100%。
全链响应,纠纷速解。畅通非警务矛盾处置链条,构建“接警即介入—分级分类—移送交办—跟踪督办—闭环处置”全流程,建立“1-2-3”三级响应机制,普通纠纷1小时签收、2小时交办、重大矛盾3小时内由综治中心牵头组建专班处置,今年以来,办结13宗非警务纠纷,调处成功率达86.67%。
从“被动接访”到“主动解纷”,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五桂山街道的蝶变脉络清晰可见,“平安”二字写满青山绿水间。村民漫步在村内绿道感叹道:“现在遛弯安心,吵架声都变山歌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