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律师为受援人解答法律咨询。
近日,广东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联合通报“广东省2021年民事、刑事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此次发布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旨在总结宣传典型案例的优秀做法和经验,加强普及法律援助法,树立典型,鼓励和引导法律援助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并将以此为专题每年定期发布多批次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推动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
十大民事法律援助典型案例主要集中在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损害责任赔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涵盖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充分反映法律援助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示范性、借鉴性和指导性。如对吴某某等123人劳动争议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肇庆市、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全程提供了4次法律援助,通过指派办案经验丰富、沟通能力较强的承办律师,历经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强制执行等程序,最终促成各方达成和解,并执行终结,让受援人拿到大部分经济补偿金,实现案结事了,既保障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省法律援助局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案例类型丰富,社会影响大,办理效果好,群众满意度高,是鲜活生动的“法援故事”。十大民事法律援助典型案例中,7个胜诉,3个调解、和解结案,法律效果较好,最大程度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彰显法律援助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对社会有正面导向作用,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对李某华民间借贷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受援人李某华因被欺骗而“被背负”债务,原审法院未穷尽送达方式公告送达并进行缺席审判,使李某华在法律上“被承担”不利后果,承办律师在梳理案情后,采取受援人监护人向法院申请将属于智力残疾人的受援人认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并通过主张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双管齐下”的再审诉讼策略,成功启动再审程序,并最终避免李某华承担债务的清偿责任,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据统计,今年1~11月,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逾20万件,有效缓解经济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
法律援助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将积极宣传贯彻法律援助法,通过学习借鉴典型案例中的优秀做法和经验,提高服务质效,推动新时代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应援优援”,积极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维护司法公正、推动法治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