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骑行时可不可以用手机联系客户,或者边骑边吃早餐?”……近日,广州交警走进越秀区一骑手驿站,以“问答+派发宣传单”的形式,面对面普及《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的内容,为网约配送人员“划重点”。
骑手认真阅读新规内容
不得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超过15公里;不得以手持方式使用通信工具、浏览电子设备;即时配送企业应当对一个星期内有3次以上闯红灯、超速行驶、逆向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实行派单管控……对高度依赖电动自行车的网约配送人员而言,2024年12月30日落地实施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与其息息相关。
“我们每天早会都有交通安全培训,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熟悉新规内容。”网约配送人员王先生告诉记者,“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出行最重要的是戴好头盔,其次是按照交通信号灯行驶,不逆行,正确悬挂有效号牌。”
针对新规中的限速要求,王先生坦言,自己的配送区域位于淘金商圈,那里非机动车道相对不多,“没有非机动车道时,我一般走机动车道的最右侧,时速约25公里。”
“肯定要适应一段时间,最近送餐效率比原来低了一些,(因为)我上路行驶尤其是经过路口时会尽量慢一点。”另一名网约配送人员说,不过限速对其影响不大,日常他的配送范围就在附近三公里左右,基本上十几分钟就可以送到。
据广州道路运输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州市外卖配送行业现有主流平台15家,2024年,各外卖配送平台以行业自律的方式,对周期内有三次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实行派单管控,有效降低了外卖骑手的交通违法率。
“新规落地后,我们会继续推动配送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内部宣传,并对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骑手加强教育,让骑手兼顾效率与安全。”在该骑手驿站,广州道路运输行业协会秘书长何丽敏说,目前广州网约配送行业活跃的骑手大约有13万人。“经过大半年的工作推进,(交通违法)重点骑手的数据已在不断下降。”
“在骑手配送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有逆行、不按车道行驶、闯红灯等。”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越秀大队宣传民警伍警官说,针对这种情况,交警部门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约配送人员和企业开展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普法与常识普及。
据了解,目前广州10家较大的网约配送平台已建立日常沟通协调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多次约谈平台,交警部门也常态化地将网约配送人员的交通违法记录推送给市场监管部门,以此督促平台加强管理,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