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法院是全国受理案件数量较多的基层法院之一,2020年,共受理案件133010件,法官人均结案736件。为缓解办案压力,提升审判质效,福田法院积极开展司法事务集约化、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改革,充分释放审判质效新动能。改革后,办案周期同比缩短14天,结收比达101.6%,存案下降10.8%,立案效率、送达效率等辅助事务指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集约化配置让要素成本降低
通过对审判资源进行要素重组、集约配置,福田法院实现了审判资源效益最大化。
该院将庭审管理、材料收转、外出送达、司法委托摇珠、司法协助等对外诉讼服务集约到诉讼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在诉调对接中心集成了诉讼服务、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诉前鉴定等多元职能;组建保全团队统一办理诉前、诉中保全事务;设立执行指挥中心集约处理执行案件送达、查控及恢复执行、委托执行审查;设立特执团队专门办理疑难复杂、大宗股票处置、刑事罚没财产处置等特殊案件。
2020年5月12日,福田法院7名干警通过集约执行,在一天时间内异地扣押车辆5辆、查封房产17套、清场腾退1场。
集约打破了传统链条式工作模式,通过对审判资源的集中、高效配置,极大降低了工作成本。同时,也促进审判流程精细化管理。
社会化改革让审判事务瘦身
福田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对审判流程的各环节进行梳理,建立涉及审判权限的核心事务清单,将非核心事务作为购买社会化服务的范围和项目,让法官和助理专心做好审判核心业务,实现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2020年8月,引入广东某人力资源公司成立辅助事务集约中心,负责速裁案件和互联网金融案件的排期、送达、文书上网、卷宗归档、上诉移送等辅助事务。
“互联网金融案件体量大、系列案多,送达工作尤为繁重。以往助理要逐个核对送达地址和情况,不但耗时,而且时间也被碎片化,不利于开展调解、调查等其他工作。”对此,福田法院互联网和金融审判庭庭长魏巍深有感触,“集约送达以后,我们的庭前送达周期缩短了30%.”
“集约排期就像给法官上了‘发条’,案子来了,3天内就得排期。庭审时间定好了,所有工作都得按部就班进行,慢一样都不行。”速裁庭法官阳文说。
专业化管理让辅助事务增效
审判辅助事务的社会化涉及法院相关行政司法保障,须有相应的配套制度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福田法院从外包团队和辅助事务流程管理两个方面构建专业化管理体系,确保辅助事务社会化过程能够在制度规范下有序进行。
该院详细梳理案件流程,针对节点设置服务岗位,根据工作量确定各岗位人员数量。制定专业化工作手册,对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质检标准、风险防控等作出详细说明,并要求制作完整工作记录附卷。
为使用有限的人力完成更多辅助事务,辅助事务集约中心制定了《业务绩效提升管理办法》,根据专业化工作手册将考核指标按工作岗位及职责进行分解,以精细化考核提升工作质效;建立例会制度,定期与改革工作办公室、业务部门交流研讨,及时总结问题,改进工作方法。
“从法官助理移交案件起,每一项工作都有具体的时限、质量要求,因工作不符合标准造成案件拖延或质量瑕疵的,相关人员和外包公司要承担责任,我们通过严格管理确保司法辅助事务集约规范高效、责任明晰。”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韩文文说道。
信息化建设让审判动能提档
改革应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集约化与信息化就像是“助推器”的两端,共同推进审判动能优化重组。
一方面,福田法院通过推进内部工作的集约化专业化,将审判资源集中到审判核心业务上;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集约化水平,促进审判动能进一步释放。此外,依托电子卷宗系统、深圳移动微法院、E键送达平台及福田法院自行开发的庭审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辅助事务效率;大力推广电子送达、在线调解和在线诉讼,构建全口径、全流程、全覆盖的无纸化办案体系。
网上开庭
目前,无纸化立案、电子阅卷、文书自动生成、上诉案件无纸化移送等功能已在福田法院逐步实现。
“一站式”诉讼让服务更暖心
此外,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的便民利民程度,福田法院对群众反映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剖析,从立案、调解、咨询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诉讼服务实效。
3月30日,福田法院与梅林街道办事处签署《关于设立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及诉讼服务站(法官联系点)合作备忘录》,设立诉源治理非诉解纷工作中心和诉讼服务站(法官联系点),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前移。
在这里,群众可以获得立案、缴纳诉讼费用、电子阅卷、调解、司法确认、开庭、法律咨询等“一站式”诉讼服务。
为有效解决当事人申请立案时对被告主体信息掌握不全不准的问题,福田法院指定专人对接公安机关、银行等机构,为当事人调取被告主体信息,减少当事人反复补充被告主体信息的诉累,从源头上解决立案费心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解决群众反映的网上立案程序较为繁琐的问题,福田法院专门制作、发放指引小册子,安排现场义工指导,同时优化深圳移动微法院立案以及无纸化立案流程,便利当事人行使诉权,提升诉讼服务质效。
为了向群众提供更暖心的司法服务,福田法院联合福田区法援处,在涉诉来访大厅派驻值班律师,为来访人员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及诉讼指引服务。同时,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心理咨询工作室,安排心理咨询师为当事人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在2月的一件离婚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因生活琐事及照顾小孩的方式产生了不同意见,女方向福田法院提出离婚请求。经过几次调解沟通后,当事人都认定是对方的问题,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这时,福田法院的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分别进行情绪安抚和有效倾听,建立信任关系,带着当事人做情绪反思和认知矫正。通过心理咨询,当事人开始审视自己的问题,并表现出积极的调解意愿。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