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良法、谋善治、促发展、惠民生。2024年,中山司法行政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以高水平法治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法润中山推出“2024法治回眸”栏目,回顾各项工作成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2024年,中山聚焦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有效覆盖、努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致力打造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经济发展增势赋能。
加快“法链融合”
精准助力产业升级
12月20日,“新力建功·律企同行”——法律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中山举行,启动新力建功·律企同行”“新力建功·湾区同行”“新力建功·公益同行”三大行动,组织律师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深入基层服务企业。
这是中山推动“法链融合”,支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24年,中山强化现代法律服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法治体检”为抓手,分类归纳企业法律需求,在劳动用工、公司法、知识产权、涉外等领域遴选律师组建宣讲团。目前,中山有178家律师事务所、2100余名律师深耕在惠企服务一线,以法律服务串联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政策链,为产业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今年以来,组织律师实地走访100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开展法治讲座、座谈交流等活动近200场,帮助梳理法律风险点100余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400余条。
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联合相关部门及南部片区镇街举办“法润中山”系列之“暖企护企司法护航”专题讲座,围绕税费优惠政策、企业环保合规措施、劳动合同法典型案例以及公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内容展开研讨,服务辐射6个镇街、逾百家企业。
强化服务供给
释放惠企政策红利
5月31日,全市首家政企合作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揭牌;9月20日,全市首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成立......以“企业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企业缺什么就补什么”为目标,中山不断强化三大平台服务供给,先后成立中山市供电系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中山公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中山市残疾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实体平台,积极推广“中山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以及12348热线平台,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和方式,着力构建“全科式”服务体系。2024年,三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共服务群众和企业超21万人次。
依托中山市北部(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山市北部(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走访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05家企业,开展主题宣讲6场次。
推动成立东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新业态调解工作室、小榄镇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驿站,依托市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各类法治宣教活动17场,推进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努力让更多企业、群体享受“法治红利”。
坚持内外联动
探索跨境服务路径
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在投资地可能面临多重法律风险,需要专业的法律服务支持。为此,中山聚焦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聚力打造全国涉外法律服务示范高地。
在“中山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上新“涉外法律服务”功能,主要包含本地涉外法律服务、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领事认证及附加证明书四个功能板块,为企业和海外侨胞提供精准、优质的涉外公共法律服务。
组建中山市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才库,充分发挥涉外法律服务团作用,推动涉外及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才进驻古镇灯博会、广交会,为超600家参展企业提供专业涉外法律、知识产权咨询和服务。
与中山海事局、商务局及广州仲裁委员会中山分会联合建立中山市海商事纠纷化解联合工作机制,为中外企业、单位提供商事认证、涉外法律服务、海商事仲裁、调解、贸易纠纷处理等法律服务。
依托湾区西岸(中山)经贸法律服务中心举办开拓欧美市场海外投资并购专题讲座、泰国越南投资交流座谈会、中山市海外贸易风险论坛及以“线下+线上”方式进行涉外经贸法律法规宣讲等11场次,共为近1000家企业“出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