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浮云安区人民法院收到一面写着“仁义有道化干戈玉帛 人民至上解急难愁盼”的锦旗。这面锦旗是群众李先生送来的,为了感谢法院帮他解决了一件困扰了3年的事情。
今年6月,一件历经3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分流到了云安法院调解中心。双方当事人于2018年2月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李先生的建设公司承担某项目施工任务,2020年工程完工后,实业投资公司却迟迟未支付工程款。李先生多次向实业投资公司催促还款,均无果。
区人民法院法官找准症结,多次组织双方找准案件症结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倾听双方当事人表达诉求,引导当事人适当合理宣泄情绪,另一方面耐心地向各方当事人阐明案件事实与理由,辨析法律关系,告知法律后果。通过多轮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压在自己心里几年的事情终于解决了,真的非常感谢云安法院,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对处理结果,李先生表示非常满意。
去年以来,云安区成功化解涉企业案件331件,未发生“民转刑”案件。在这背后,该区大力推进的“五长”工作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云安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云浮市委部署的“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围绕打造“基层治理先行地”的目标任务,聚焦企业和群众涉法涉诉难点、堵点,创新推出“五长”工作法化解积案,即公安局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司法局局长、信访局局长“五长”齐发力化解积案,形成由区委政法委统一指导、镇村依法履责、“政法+信访”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每周“五长”都会到乡镇、企业、村庄、田间地头,倾听群众诉求,聚焦解决突出问题,化解历史积案,破解涉法难题,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
今年5月下旬,信访人曾某某等人来到区信访接待大厅反映诉求。据信访人反映,其亲属罗某某(曾某某丈夫)在工作时因劳累过度昏倒在地(突发脑出血)送院救治。相关公司垫付了部分医疗费后不再支付,导致医院对罗某某停止用药。信访人提出协调相关公司继续支付医疗费,或者一次性赔偿费用。
为妥善解决信访人的合理诉求,推动信访事项案结事了,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组织区人社局、区委政法委、区医保局、区社保局等部门成立工作组对该事项进行调处,工作组先后组织信访人及家属、涉事企业召开了22次三方协调会。经多次调解,伤者亲属和公司最终达成一次性补偿协议,当事人终于拿到了“救命钱”。
对排查出来的重点矛盾纠纷和历史积案,该区采取“五长”包案制度,通过“五长”带案下访,进行属地回访、社会关系调查、镇村干部调解、相关部门走访等方式,找到矛盾化解的“病灶”,应用法律破解涉法难题,带动化解一批历史积案,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
据了解,云安区“五长”工作法推出以来,转变了部门“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突出综治中心“治理中枢”作用,强化统筹“N个融合”,统筹村(居)委、司法所、派出所、派出法庭、综合执法大队、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形成多元纠纷化解合力,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区政法机关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56多次,预防纠纷207宗,共参与调处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52宗,成功率达到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