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0.09平方公里的永庆坊从西关文化地标蝶变为日均客流5.5万人次的文旅新地标,一场基层治理的变革正在青砖黛瓦间悄然铺展。
永庆坊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彰显岭南文化的历史街区。近日,记者走进永庆坊景区安保联防指挥部,看到墙上“智慧安保系统”大屏幕正实时显示景区全域客流情况。借助AI算法,该系统依据瞬时客流实现四级预警响应,并自动启动“分时分段管控”预案。
今年春节假期,面对单日瞬时峰值1.6万人次的客流压力,永庆坊启动三级预警响应,现场的街道执法队员、值班警力,以及荔湾区保安、交通引导员等群防共治力量迅速协同,分区域、分卡口联动,对月亮桥网红区、永庆大街出入口等重点区域实行分流管控,引导游客分批次有序进入。
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街道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绘就多元共治新图景。“我们打破部门壁垒,构建起‘一支队伍管全域’的执法共同体。”多宝派出所副所长谢伟东介绍,多宝街道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力量统筹、应急联动的“全要素”治理平台,实现了从各自为政的“九龙治水”到协同高效的“攥指成拳”。
记者了解到,社会治理共同体不只是参与永庆坊景区平安工作,其触角已延伸至永庆坊周边的市井生活深处。
承载着老广州人海鲜大餐记忆的黄沙水产市场,地处交通要道,进出大货车往来不断,常常出现“一车堵、一路塞”的情况,直接影响永庆坊的客流进出。
“与其事后疏导,不如提前预防、前置解决。”多宝街道综合执法队二分队队长成亮虎说,自去年5月起,黄沙水产市场的五大管理方成为永庆坊的“平安合伙人”,采取“路面定点值守+部门后台支撑+巡逻应急处置”组合方式,积极投入安保力量,提前化解交通梗阻。
夜晚的永庆坊热闹依旧,片区的酒吧宵夜街吸引了众多食客,酒后口角纠纷时有发生;流动商贩争抢摊位、油烟与噪声等问题也可能影响附近居民。综合执法队联合黄沙水产市场和永庆坊万恩管理方聘请的安保力量组成夜巡队,将纠纷苗头消解在萌芽状态。自去年年底以来,酒吧宵夜街秩序井然,噪声和油烟扰民问题不复存在。
“城市记忆馆门口的消防栓防护罩四角尖锐,孩童摔倒容易碰伤;虹月桥台阶破损且灯光昏暗,夜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多宝街道妇联副主席李裕珠细数“荔童参事团”孩子们的“找茬”成果时说,通过“童眼察隐患,小手护平安”活动,街道对孩子们提出的42条意见进行了隐患排查和整改。
从全域治理执法队、企业安保力量,到“荔童参事团”,穿梭在骑楼廊下的8支1041人的“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为这条千年古巷诠释了新时代“众智成城”的内涵。这些多元共治的参与者,正以“平安共同体”的形式,构建起共建共治的良好治理生态,将“你和我”转变成“我们”,逐渐浸润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永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