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人社部门组织企业调解员参加劳动争议调解培训。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摄
当面达成调解后,后续执行却无法保障,往往造成反复拉锯,耗时耗力,这在劳动关系纠纷案例中曾是“老大难”问题。
“现在不同了,有了诉调对接机制,经过法院的审核同意后,对双方协商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最终出具法院的民事裁定书。”珠海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此一来,万一出现未履行承诺的情况,劳动者拿着裁定书就可以去申请强制执行,不用重新起诉,大大节省了维权成本,有效保障了劳动权益。
这是金湾区人社部门基于实践的创新之举,率先同法院联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以权威性司法确认,破解调解协议“落实难”问题。
把问题解决在前端,将矛盾化解于萌芽。通过构建诉调衔接一体化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动处置机制,如今的金湾区正积极创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区域环境。
探索路径
权威性司法确认
破解“落实难”问题
就业人数超22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2家、高新技术企业542家、“专精特新”企业181家,上市企业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建筑项目286个——如今的金湾区已形成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5+2+N”特色现代产业集群。城市的发展、产业的崛起给金湾带来了逐年增长的人口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
面对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建筑工人、从事服务业的劳动者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事关社会稳定、百姓民生。在劳动纠纷处置过程中,调解工作被视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一直以来,传统的调解工作在持续开展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受立案标准、时效等条件的限制,实际工作中难免存在“接案—调解—落实难”的现实问题。
“对于没有证据材料的,不符合立案要求的,即便在介入调解谈妥后,也存在着过后不易兑现的风险,只能多联系多跟踪,寄希望于对方守诺,否则也要依靠到法院起诉去执行。”金湾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如何跳出这一“怪圈”?金湾把目光投向了创新机制上——率先同法院联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对调解结果进行司法加固,进一步强化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形成“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强制执行”闭环机制。
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司法加固”:通过探索利用司法“大调解”来加固劳动纠纷“小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通过法院的司法确认流程“置换”民事裁定书,可有效实现将调解关口前移,把劳动争议在诉前“截流”。在及时高效解决纠纷的同时,还可节约行政和司法成本,有效避免“小矛盾”积累成“大问题”。
自2022年9月调解机制启动以来,金湾区人社部门已承接金湾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案件346宗,主动组织调解案件1233宗,组织司法确认531宗,调解成功率达50%。
搭建体系
覆盖区镇村组建
多元化调解队伍
所谓诉调衔接一体化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动处置机制,需要一体衔接的机制保障、多元参与的力量支撑,才能实现毕其功于一“站”。
如今,金湾正不断探索构建区、镇、村(居)和企业的网格化调解工作格局,形成区级调解中心为“中枢”、镇级调解工作站为“支点”、村(居)和企业调解工作室为“末梢”的三级阵地架构。以三级一体化架构融入整合派出所、司法、信访、工会等力量,形成“多元化”调解新格局。
目前,金湾已建立区、镇两级劳动争议调解队伍,在人社、建设、工会、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单位选拔一批工作人员,受聘成为区特聘调解员和法院的特邀调解员。同时有效整合司法、信访等部门力量,目前,已组建有58名成员的“多元化”调解队伍。
在此基础上,金湾还计划逐步吸收村居劳动保障协管员和企业相关人员,确保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劳资双方可通过当地调解组织提出调解要求,并具有充分自主选择权,自行选取信任的特邀调解员。调解员根据当事人和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运用专业知识促成纠纷化解。
结合调解员本身的成长,一套“入门—进阶—深入”的常态化培训管理立体化体系也在探索建立中——推行调解员岗前培训制度,以调解员集中培训为“入门”,到法院跟班学习为“进阶”,日常案件调解处理为“深入”,在“学中干”“干中学”,多种形式提升调解员的实战化技能,提高调解队伍解决纠纷的能力和案件调解成功率。
凝聚合力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
创新劳动纠纷的处理机制,有助于快速解决小矛盾,而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则必须要有用工单位的深度参与。
当前,金湾区正积极推动企业自主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指导企业以党委支部、企业工会为基础建立调解组织,通过专人跟踪指导和集中专题培训等方式,推动培育丽珠制药、汤臣倍健等首批15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专业性协调劳动关系社会组织,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提升。
调解是对症下药的应急之举,要构建长期稳定的和谐劳动关系,功夫还需看平时。最理想的效果是要以预防性的举措把问题化解于无形,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与职工个人成长协同的双赢局面。
通过实施重点企业用工指导计划,金湾区正持续建立完善常态化的用工指导服务机制,引导企业与职工共建共享,有效防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风险,稳定劳动关系。目前已组织动员辖区15家企业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工作,并先后前往企业一线开展用工指导服务,协助企业打造富有地方特色、企业特点的劳动用工新标杆。
具体如面向醋酸纤维、高景太阳能等辖区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式培育指导服务,协助企业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和内部协商机制、组建工会等10个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完善规章制度。
今年以来,金湾区人社部门还联合区总工会深入力佳电机(珠海)有限公司等企业51家次,开展用工指导、宣传集体协商制度、解答工作疑惑,进一步提升自纠自查能力,降低企业劳动用工风险,力争每年按要求培育一批企业达到劳动用工管理规范、民主协商机制健全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
除此之外,金湾还通过加大用工补助、稳岗补助、人才奖励补贴力度,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今年以来,发放各类惠企利民资金约4107.35万元,惠及企业1223家次,惠及3443人次,正努力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金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量”,助力金湾挺起坚实的产业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