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析房屋租赁的法律风险,到解答如何举证保障劳动权益,聚焦身边的常见事、百姓关注的琐细事,生动有趣的普法活动走进村里,以司法便民赋能乡村治理,正打通法治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十个一”解锁法治乡村治理主题沙龙活动分别在南水镇荷包村、平沙镇沙美社区开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工作,营造良好法治氛围,9月14日,由中共珠海市金湾区委政法委员会指导、珠海市金湾区司法局主办、珠海市金湾区九思传统文化推广中心承办的“十个一”解锁法治乡村治理主题沙龙活动分别在南水镇荷包村、平沙镇沙美社区开展。
活动当天,珠海市金湾区司法局、各镇司法所、驻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代表、荷包村、沙美社区的村居干部和居民代表纷纷到场。大家围绕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积极探讨,各抒己见。
老人过世后,房产到底如何继承?房屋租赁合同期满没有续签,算不算事实合同?打临时工没有签合同,欠薪怎么举证?民居房前的公共车位到底归谁所有?儿童在社区公园玩耍受伤,是社区的责任吗?
各相关司法工作者针对村居代表提出的问题给予了明确的解答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解决方法。“考虑到村居发展的实际情况,很多事情是法理与情理的角逐,除了走司法诉讼的途径外还可以选择人民调解。”结合群众关系的案例,南水司法所所长孙波从专业角度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小见大,融情于理,获得了不少群众的赞同。
活动中,各方代表积极为法治教育宣传的方向及宣传重点建言献策,为后续展开乡村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施提供大量的素材和实际案例,更好地聚焦畅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助力提升村民综合法律素养。
据悉,本次沙龙活动是珠海市金湾区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十个一”解锁法治乡村治理项目的法治文化活动之一。即一个地标、一面法治思想文化墙、一个“法治书屋”,一处法治文化小景、一个村居法治广播站、一场法治沙龙,一台法治小剧、一场法治文艺演出、 一支法律明白人队伍、一支普法小使者队伍。
围绕这一个个小目标,展开别开生面的互动交流,既有利于吸引群众参与,也可更好地达到普法宣传效果。珠海市金湾区司法局政工科科长黄颖怡表示,接下来在工作中要继续注重加强法律明白人队伍的建设,坚持法德并举,重视普法工作的宣传实效。通过法治氛围营造、开展多样化的普法活动,切实落地的服务惠及村民,向村民普及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