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矫正领域,当传统文化IP与现代治理技术碰撞,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
今年初,梅州市丰顺县司法局以“哪吒精神”为文化内核,结合客家围屋文化精髓,创新打造“哪吒工作法”,进一步巩固社矫对象零脱管漏管、零重新犯罪的“双零”工作成效。
“我们不单要有创新的工作方法,更要有实在的工作成效。”丰顺县司法局的会议室里,该局党组书记、局长邓春帆直言,以文化赋能社会治理的实践,不仅为矫正对象撕下“魔丸”标签,更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苏区振兴发展创造更和谐的发展环境。
丰顺县司法局利用VR设备对社矫对象进行教育。图为工作人员展示设备功能。
理念溯源 社矫与哪吒的精神共鸣
7月的梅州,暑气蒸腾。上午10时,丰顺县社区矫正中心的学习室里,社矫对象正按照课程安排进行学习。
“我们会动态进行课程的调整,如天气适宜时,会安排志愿活动等。”丰顺县社区矫正中心启航社工负责人罗宗萍说。在这里,社矫对象不仅可以学习相关知识,还可以掌握一些技能,如制作手艺品。
丰顺县社区矫正中心制定了“每月一主题”安排,如6月开展“远离毒品归正途”禁毒常识教育,7月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颂党爱党教育。“一切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让社矫对象尽快回归社会,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丰顺县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严佳明介绍说。
需要正视的是,丰顺县社区矫正仍存在三大难题:一是当前社矫对象数量逐年增加,监管压力增大。二是社区矫正责任重、要求高、难度大。三是社矫对象群体特殊,具有学历低、收入低、认知水平低、缺乏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等特点,教育帮扶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爱。
知其难为而为之。近年来,丰顺县司法局坚定文化自信,将客家围屋蕴含的文化内涵引入社矫工作,因地制宜在全省率先建成首批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社区矫正围屋工作法,实现社矫工作有法更有爱。
一组数据得以佐证:丰顺县社区矫正中心获省司法厅命名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在省、市综治考核中连续三年取得满分。
“智慧矫正中心”中的“智慧”二字如何体现?邓春帆表示,一是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信息化监管,二是创新模式实施刚柔并济的帮扶教育,在监管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彰显社会治理中的人文智慧。
为此,丰顺县司法局做了一个大胆的创新——首提社区矫正“哪吒工作法”,为社矫对象塑造了“文化感染、道德感化、榜样感召”的精神偶像,打造了新传播样态下可感可及、可供借鉴的社矫工作模式。
邓春帆进一步解释说:“今年初,电影《哪吒2》风靡全国,哪吒身上的叛逆特质其实和社区矫正对象有相同之处。”
具体而言,社区矫正对象是一群特殊群体,而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相关部门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等方式,帮助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让其成为守法公民,这和哪吒身边的师父太乙真人、其母亲殷夫人等的教诲很类似。
“从提出想法到确定实践思路,不到一周。”邓春帆笑着说,为了更好形成工作做法,不少同事结合自身工作反复观看电影,最终总结出4个身份——当好结界兽,确保社矫对象遵规守纪;唤醒敖丙,促使社矫对象祛邪扶正;化身太乙真人,帮助社矫对象心灵重塑;甘当殷夫人,矫治社矫对象用情用功。“每一个身份都对应着我们不同阶段的工作方法。”
工作人员化身“太乙真人”,在谈话交心中帮助社矫对象心灵重塑。
方法构建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前行
社区矫正“哪吒工作法”,要如何落实到具体的社区矫正工作中?这一过程,丰顺县司法局的做法并不是推倒重来的,而是融合前行。
“灵珠和魔丸本是一体,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在电影中,哪吒和敖丙共用肉身,为了避免暴露自身魔性,哪吒吃下“迷迷眠眠丹”,让敖丙控制其身体,祛邪扶正,一路降妖伏魔最终通过升仙考核。
毋庸置疑,社区矫正工作同样需要祛除社矫对象心中的邪气,激发正气,帮助社矫对象在价值观重塑中迎来新生。
社矫对象杨某是家中的独子,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由爷爷将其抚养长大。杨某非但没有感恩爷爷的含辛茹苦,还将他的养老财产挥霍一空,并欠下不少外债,是街坊邻居眼中的“魔丸”。
入矫后,工作人员多次找杨某谈心聊天,运用“还生食四两,当过死后祭猪羊”“千跪万拜一炉香,不如生前一碗汤”等客家祖训家礼对杨某进行德育矫正,帮助他重塑三观。
工作人员到社矫对象居住地进行实地查访。
浪子回头金不换。在工作人员的感化教育下,现如今杨某自觉扛起照顾爷爷的担子,还在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的引荐下入职当地一家工厂,自食其力。
社区矫正工作也是一场祛邪扶正的修行。丰顺县司法局创新打造社区矫正“哪吒工作法”,瞄准三个重点任务:一是破解社区矫正“管得住”却“矫不好”的难题,杜绝脱管漏管不良现象的发生;二是推动社区矫正刚性执法和柔性关怀有机结合,真心实意帮助社矫对象回归正途;三是以矫正监管教育模式的新发展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丰顺建设,夯实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根基。
邓春帆介绍,社区矫正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监督管理,防止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内重新犯罪,对他们进行法治、道德等教育,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提高其道德素质和悔罪意识,这与结界兽按照规定阻拦哪吒外出所体现的规矩意识相吻合。
其次就是教育帮扶,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个性化问题分别制定不同矫正方案,因人施教。“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特长,组织其参加公益活动等,帮助他们修复社会关系,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哪吒2》这部电影中,每当哪吒火气冲天之际,都有太乙真人和殷夫人在旁的谆谆教诲,用爱修复割裂的社会关系。”
一线行动
组织开展“夜间查访”
“以前总觉得下班后没人管,现在时刻提醒自己要遵纪守法。”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坦言。4月30日,丰顺县司法局组织开展“夜间查访”行动,行动重点针对多次违规、存在高风险以及未按时完成信息化签到或定位异常的矫正对象开展。
社矫工作人员在不影响社矫对象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前提下,通过采取直奔居住地、工作场所等方式,现场进行身份验证、定位设备检查、问询工作生活状况以及签订不违规承诺书等,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参与违法活动、擅自离开辖区等问题,并对查访结果进行分类处理。
此次“夜间查访”共现场抽查12人次,信息化远程点验3人次。接下来,丰顺县司法局将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风险等级和日常表现常态化开展“夜间查访”,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白天工作“八小时”外的监管,结合“智慧社矫平台”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全天候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夯实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实践探索
科技与人文的双轮驱动
“哪吒工作法”并非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在实践中以科技为“风火轮”、人文为“混天绫”,双轮驱动社区矫正工作高效开展。
哪吒的成长始于“魔丸”身份带来的枷锁。电影中,结界兽负责看护哪吒,限制哪吒的活动范围,避免他惹事闯祸。现实中,社矫对象的日常管理也需要严加看管,确保他们遵规守纪、不脱管漏管。
“智能设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升了管控精度。”丰顺县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在信息科技的加持下,一个电子围栏如同结界般限定了社矫对象的活动范围,使他们在相对自由的范围内接受教育矫治,实现改过自新。
硬件上,丰顺县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建成省级“智慧矫正中心”,该中心设有综合管理区、监督管理区、教育帮扶区以及19个功能室。
严佳明介绍,社矫对象一踏入该中心服务大厅就能自动识别身份信息,还可通过VR教育系统沉浸式体验高墙服刑生活、吸毒危害、醉驾后果等场景。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对社矫对象进行电子定位、抽查点名、查看行动轨迹等,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管,做到精准社矫,杜绝脱管漏管。
如果说数字技术织就的是无形天网,那么针对社矫对象具体情况量身定制的矫正方案就如同套在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乾坤圈”,压制了魔性和邪念,指引他们重回正道。
“社矫对象在入矫时首先会到心理辅导室进行心理测评和风险评估,通过自助矫正终端因人而异生成个性化教育矫正方案。在后续的矫正过程中,还会根据他们的现实表现动态调整管控级别和矫正方案,这对社矫对象来说既是保护也是约束。”严佳明说。
社矫对象徐某分享了自己入矫前后的心路历程。刚入矫时,他对矫正规定极为不适应。“一个星期要打两次电话,向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报告本人的行踪和活动情况,感觉好像天天都有人盯着我的衣食住行一样。而且半个月就要到县司法局当面报告个人情况,我要上班挣钱养家,每次都要和老板请假,感觉特别麻烦。”徐某无奈地说。
然而,随着个别教育和集中教育的开展,徐某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在矫正过程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社工巧妙运用“哪吒工作法”,通过其中角色人物的特点,向社矫对象传达社区矫正期间的各项规定。
经过一系列集中教育课程的学习,徐某深刻认识到了自己以前行为的错误。“我上了集中教育的课程后,认识到了以前的错误,确实有了悔改之心,想好好重新做人。”如今的徐某,正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融入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丰顺县司法局还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社区矫正对象在教育、心理辅导、社会关系改善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扶,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接受社区矫正期内的各项管理规定和教育帮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