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一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联合茶山镇平安法治办、镇妇联构建“预防-调解-审判-保护-宣教”五位一体的“容·融”家事情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体化运作家事专业调解中心,助力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凝聚共识,构建协同治理格局。聚焦家事情感纠纷,以“预防在前、调解优先、法治保障、就地解决”为导向,签署“容·融”和睦家庭促进机制共建协议。整合平安法治办协调优势、法院司法专业力量、妇联权益保护职能,建立“党委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形成从矛盾预防、调解、审判到权益保护、法治宣教的完整体系。
依托中心,打造协同解纷中枢。发挥综治中心枢纽作用,建立“动态排查-风险预警-信息共享-联动处置”机制。通过网格员走访、大数据监测等方式梳理家庭矛盾风险清单,实现隐患排查精细化,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案件信息、处置进展高效流转互通,确保矛盾纠纷“发现-流转-化解”无缝衔接。通过联动平安法治办、人社、心理服务团队等,精准解决急难愁盼。
实体运作,打造多元解纷闭环。在综治中心设立“容·融”家事驿站,常驻办公、实体化运行,构建“受理-调解-审判-修复”闭环流程。组建由法官、妇联干部、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运用“背对背调解”“亲情修复法”等方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对调解不成案件快审快执,融入家事审判温情理念,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设立专门心理服务室,通过心理疏导、情感修复等,帮助家庭成员重建信任、重焕和睦。
精准守护,筑牢温情守护屏障。开辟“绿色通道”,对涉家暴、抚养权纠纷等案件优先受理、快速调解,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整合心理疏导、法律援助、临时庇护等功能,提供多维度帮扶。定期回访跟踪妇女儿童生活心理状态,通过巡回审判、案例宣讲、模拟法庭等形式送法进社区、校园,增强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