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项措施,我心里就踏实了。”近日,江门市某房地产销售中心的网签区内,一位购房市民听完销售顾问对“网签即预告登记”服务的介绍后,竖起了大拇指,当即签下商品房买卖合同。
据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人约定申请“网签即预告登记”一件事服务的,即在双方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时,视为同步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不动产预告登记,实行“一次申请、同步办理”。
这项“网签即预告登记”服务,其实源自江门台山市人民法院(下称“台山法院”)关于“预售即预告”服务的司法建议。如今。这项服务已从台山试点走向江门推广,为万千家庭的购房之路筑牢防护墙。
2024年末,台山法院法官童学刚(左四)走访房地产企业,了解“预售即预告”服务成效。
纠纷频发的忧思:
司法建议的诞生原点
“唉,又是‘一房二卖’……”两年多前,台山法院民一庭办公室内叹气连连。法官童学刚看着堆积如山的卷宗,陷入了深思——怎样才能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如何才能从源头上堵塞漏洞,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呢?
童学刚迅速投入到大量案卷梳理工作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童学刚终于找到共通点——正是重网签备案、轻预告登记的问题,让风险有了可乘之机。
“要制发司法建议!”童学刚看着窗外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商品房,眼神坚定。
查询资料、实地调研、多部门会商……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2023年5月19日,台山法院向台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台山市自然资源局发出司法建议,深刻阐述了当前商品房交易的短板问题,以及预告登记环节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建议:一是修订完善《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示范文本》,在合同示范文本中增加不动产预告登记相关内容;二是实行房屋预售合同网签备案、预告登记“一次性办理”。
跨部门协同破局:
从纸上建议到落地生根
“这将大大提升消费信心,促进商品房市场的良性发展!”收到司法建议后,台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台山市自然资源局拍手叫好,并迅速研究落实方案。然而在推进过程中,却遇上了难题,比如合同修订涉及系统更新技术较复杂,且所需时间较长;台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房地产交易系统与台山市自然资源局的不动产登记系统缺少相关对接机制。
在积极征求上级部门、兄弟单位,以及专家律师、房地产企业、行业协会的相关意见后,台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台山市自然资源局决定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一方面,要求各房地产开发商企业在《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的其他约定条款中增加关于预售即预告登记的约定;另一方面,开展系统有关升级对接共享预告登记相关信息的工作,建立起预售即预告登记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机制。
“前期需做好政策宣讲,后期的督导检查要跟上。”在后续的司法建议推进落实会议上,童学刚这样建议。
2023年11月,台山法院联合台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台山市自然资源局开展预热宣传,实地走访台山市多个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负责人面对面解读新规。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是好政策,我们当然支持!”
2023年12月18日,台山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预售即预告”登记服务新模式。
“现在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同时办理网签合同备案及预告登记两项业务。”该模式推行后不久,在台山某房地产销售中心网签区内,销售顾问耐心地向购房者解释合同条款,并重点解读了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规定。
“这真是太好了,相当于给我的房屋加了把安全锁啊!”“预售即预告”服务推行后,获得了台山群众的一致好评。
“销售业绩明显提高了呢!”销售顾问表示,这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也极大提高了市民的消费信心。
从台山试点到全市推广:
司法智慧护航民生
2024年10月,“预售即预告”服务举措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高度认可,被纳入优化营商环境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
今年7月8日,江门市自然资源局、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发文,全面推行预售商品房“网签即预告登记”服务。
如今,在江门各区县的售楼部里,“网签即预告登记”已成为标配。
截至今年6月30日,台山共办结“预售即预告”登记业务2053宗。回溯这项举措的诞生轨迹,司法建议如同一条纽带,将司法智慧与行政效能紧密相连,在守护群众权益的征程上,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