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潮安区检察院联合潮州市检察院在潮安区凤凰镇茶文化博物馆举办主题为“检茶共话,‘典’亮茶乡”的检察开放日暨茶产业保护座谈会。
在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山,百年古茶树扎根山间,既是凤凰单丛茶的源头活水,也是当地茶农的“绿色银行”。针对古茶树所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潮安区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抓手,推动职能部门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73家农资店同步建立回收台账,60株古茶树挂上“身份牌”、存入保护档案——这抹“检察蓝”护航产业发展的画面,正是潮安检察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以法治力量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潮安区检察院紧扣区域“一强两争”发展目标,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市场秩序维护深度融合,围绕食品、陶瓷、不锈钢、凤凰单丛茶等重点产业,构建起“惩防并举”的法治防护网,为潮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护产业:精准发力守护特色经济命脉
在潮安产业版图中,食品、陶瓷、印刷包装、不锈钢、凤凰单丛茶等产业各具特色,却也面临知识产权侵权、安全生产隐患等共性问题。潮安区检察院锚定产业痛点,以精准履职为产业发展清障护航。
2023年6月以来,该院受理审查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99件142人,其中侵犯知识产权罪19件34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21件27人,还办理了4件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在黄某某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案中,办案团队通过“两法衔接”机制发现,某镇一纸塑制品厂伪造知名品牌螺蛳粉包装袋,随即启动立案监督程序,建议行政执法部门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最终黄某某因犯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案件办结后,该院并未止步,而是联合包装行业协会开展警示教育,让更多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推动产业规范发展。
针对凤凰单丛茶这一特色产业,该院更是打出护航“组合拳”,在古茶树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等领域办理3件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推动该区农业农村局印发《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并开展专项培训,督促73家农药经营门店建立回收台账,并为60株古茶树建档挂牌,让“茶乡名片”在法治护航下愈发鲜亮。
企业的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保护情况,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该院依法惩治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侵害企业利益犯罪,已批准逮捕4件4人、起诉8件13人,为企业追赃挽损89.9万元。同时,针对涉企案件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向行政机关、企业发出3份检察建议,推动监管机制完善。
2024年,该院受理4件假冒品牌充电器案,发现涉案小作坊长期非法制造知名品牌产品,甚至形成运作产业链。该院迅速向属地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与公安机关协作查办3起案件;随后又联合市监所、村委会,依托无证无照排查机制开展全面整治,最终立案查处30起违法经营案件。针对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监管漏洞,该院制发检察建议,推动金融行业监管与市场主体登记规范升级,让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成为企业发展的“定心丸”。
强监督:“四大检察”协同织密法治防护网
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律监督体系。潮安区检察院统筹“四大检察”职能,推动协同共治,让每一项检察职能都成为守护企业权益的“利器”。
在刑事检察工作中,该院强化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打击与监督:依法介入引导侦查10件案件,监督纠正公安机关遗漏同案犯12人;深化“两法衔接”机制,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知识产权、食药安全犯罪线索3件;针对涉企刑事案件财产刑执行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就法院超期移送立案问题发出2份监督意见书,让刑事检察“利剑”始终锋芒在线。
民事检察则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加强对涉企民事案件生效裁判与执行活动的监督,已办理4件审判违法监督、执行监督案件。针对法院在执行立案环节存在的不规范问题,该院发出类案检察建议;创新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排查司法网络拍卖违法线索,确保拍卖过程透明公正,切实保障企业的诉讼权利,让“纸上权益”真正变为“真金白银”。
行政检察重在“监督纠偏、促进公正”,该院已办理9件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针对法院审理涉企案件时存在的法律适用错误、冻结裁定未依法送达等违法问题,该院发出类案检察建议,规范审判行为;针对行政机关在涉企行政非诉执行中存在的法律适用错误、被执行人信息未及时更新等问题,依法制发检察建议;同时积极探索行刑反向衔接,办理2件相关案件,确保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无缝衔接,形成法律责任追究闭环。
公益诉讼检察则将监督视角延伸到民生与企业发展的交汇点,已办理5件涉企公益诉讼案件。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针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情形,该院及时向行政主管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或磋商函,督促履职;在工程建设领域,发现在建项目存在欠薪风险后,督促相关部门监督企业依法缴纳工资支付保证金,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有效减少劳资纠纷对营商环境的影响,让公益诉讼成为“守护美好生活、护航企业发展”的有力法治保障。
严治理:双向发力营造公平透明环境
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既需要严厉打击破坏行为,也需要规范执法司法活动。潮安区检察院坚持“双向发力”,让法治成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守护者。
在惩治破坏营商环境犯罪方面,该院聚焦利用职权谋私、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依法决定逮捕行贿、受贿、单位行贿等犯罪案件22件24人,批准逮捕串通投标罪案件4件15人、起诉6件22人。通过严厉打击犯罪,不仅构建了亲清政商关系,更强化了企业合法经营意识,让“公平竞争”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同样重要。该院积极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推进工作。办案团队紧扣“异地”“趋利”“涉企”三个关键点,对2024年以来办理的127件涉企列管案件、控告申诉案件、“四大检察”案件逐一排查,走访公安机关、工商联、律师事务所及行业协会,及时发现涉案财产处置线索并上报上级检察院,以监督之力推动执法司法行为更规范、更公正。
优服务:主动靠前提升企业法治获得感
营商环境的温度,体现在每一次精准的服务中。潮安区检察院主动前移服务关口,创新工作机制,让检察服务更贴近企业需求,让法治获得感直达企业心底。
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该院主动走访不锈钢、陶瓷、包装印刷等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倾听企业心声,还建立检企联络机制,为企业提供“靶向”检察服务——企业遇到法律难题,不用“跑断腿”,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法律指导。
法治宣传是企业发展的“赋能剂”。该院开展“民法典宣传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企业活动13场次,为企业送上法律“干货”。在凤凰镇茶文化博物馆举办的“检茶共话,‘典’亮茶乡”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中,人大代表及该区市场监管局、凤凰镇政府、茶农协会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单丛茶商标侵权、仿冒伪劣等问题共商解决方案。此外,该院还邀请民营企业家旁听知识产权案件庭审,用“身边案”开展普法,让企业从案例中增强权益保护与风险防范意识。
严管就是厚爱,规范才能长远。该院通过开展办结案件质量评查、检务督察全程监督、落实“一案一整改”等举措,倒逼办案质效提升,规范案件办理流程,以过硬的检察质效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注入“检察力量”。
保生态:“河湖长+检察长”共护绿水青山
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依靠市场的“沃土”,更离不开生态的“底色”。潮安区检察院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检察监督融入流域综合治理,以“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为韩江流域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2025年4月,该院与区河长办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以改善水环境为核心,聚焦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及水域岸线管理五大领域,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巡查、线索移送、办案协作等方式,凝聚行政监管与检察监督合力。
机制运行不久,双方联合对韩江流域(潮安段)开展巡河时发现,某镇洋东排河道部分河段被大量沙土填埋,河道严重束窄,行洪能力大幅下降。当时正值汛期,台风、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频发,这一隐患不仅影响河道防洪排涝功能,更直接危及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该院立即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检察官第一时间与区水务局、属地镇政府沟通磋商,阐明隐患危害、厘清责任分工、共商治理方案。在检察建议的刚性约束与磋商的柔性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开展河道清理专项行动,累计清理侵占河道的覆土约450立方米,清除杂草、淤泥及垃圾杂物约50立方米,有效拓宽河道过流断面,显著提升行洪能力,成功消除了防洪排涝重大安全隐患。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从守护凤凰山古茶树的葱茏绿意到净化市场环境的清朗秩序,从筑牢韩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到激发企业创新的澎湃动能,潮安检察人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实践,让法治的清风拂过每一片创业热土,让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创新梦想,为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检察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