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砥砺前行,从借鉴国际经验到输出中国方案,广州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仲”)以诸多“首创”,诠释了从“拓荒者”到“排头兵”的蜕变。
1995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正式颁布,广仲应运而生,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的仲裁机构之一。三十年来,它始终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深度融入广州“千年商都”的开放基因——从40余名仲裁员的初心启程,到如今约2200名仲裁员的聚力前行;从单一总部架构,发展为拥有5个分支机构、4个专业仲裁平台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从聚焦传统商事纠纷,延伸至金融投资、知识产权、航空航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服务范围更是从区域辐射全球,实现了从“试点探索”到“规则输出”的跨越式发展。三十载春秋流转,广仲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破局,将创新基因深植每一步发展,在南粤大地书写了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值此而立之年,特以此文,回望来路,期许未来。
广州仲裁委员会开发了智慧仲裁服务机器人“云小仲”
广仲是规则创新的先行者。三十年来,它始终以规则突破填补领域空白,持续引领国际仲裁规则创新。2022年首创“3+N”多元化仲裁庭审理规则,融合内地、香港、澳门三大法域庭审特色,加入符合其他国家、地区仲裁法特点以及仲裁程序的“N”种庭审规则,已被新西兰、新加坡、俄罗斯等多国仲裁机构采用;发布首个《“一带一路”仲裁示范规则》,将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ODR平台等核心方案纳入规则体系,促进国内外标准规则有效对接,打破法律服务壁垒与合作障碍;发布全国首个《低空经济争议仲裁规则》,率先认定低空经济纠纷类型与仲裁管辖的案件范围,全国首次实现“仲裁文书点对点无人机配送”;联合南沙法院发布《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临时仲裁服务规则》,构建覆盖临时仲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突破制度瓶颈。广仲用一项项“首创性”规则,为全球仲裁实践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模式”。
广仲是数智化浪潮的踏浪者。它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率先打造数智仲裁标杆。2019年,承办全球首例跨国远程视频庭审,让跨境纠纷当事人“云端对席”达成和解,开启了低成本、高效率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新阶段;2020年,发布全球首个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即“广州标准”,随后在2022年8月再次发布“广州标准(二)”,针对性破解互联网仲裁中身份识别与电子送达两大难点,获得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官网专门推介及102家境外仲裁机构或组织签约认可推广;在司法部支持下建成并上线全球首个APEC-ODR平台,实现案件全流程无纸化审理,累计受理案件超1000件、标的额超100亿元,成为亚太经合组织首批合作平台;上线全球首个AI仲裁秘书“仲小雯”,完成首个无真人仲裁秘书国际仲裁庭审、L-Code仲裁全流程智能辅助系统,将平均办案周期缩短24%,专家咨询耗时从27天降至15天,用人工智能为仲裁效率与质量“提效赋能”,让“智慧仲裁”的中国经验走向世界。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广仲还以平台共建凝聚合力,以人才培育夯实发展根基,让国际“朋友圈”越扩越广。2018年,它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推动“9+2”城市群仲裁机构优势互补,联盟秘书处已举办金砖国家仲裁合作论坛等多场高端交流活动;深化国际合作,联合境内外争议解决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主动入驻广交会、金交会等大型国际展会,以优质仲裁服务护航企业出海;打造专业化人才梯队,设立全市唯一法律服务机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发布全国首个仲裁秘书标准,提供仲裁秘书职业规范指引,为国际仲裁事业储备了高素质人才力量。
三十载初心如磐,三十载笃行不怠。广仲人以“立信铸就广仲,创新赢得未来”的精神品格,将公信力作为立身之本,以创新为动力之源,在每一个案件审理中践行公正,在每一次规则突破中彰显担当。三十而立,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未来,广仲将围绕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工作部署,全力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推进体制、机制、规则“三个创新”,继续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广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