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15组亲子家庭走进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执法公务码头,参观码头基地、乘坐300吨级执法船航行、参与普法知识问答,沉浸式学习法律知识。作为2025年平安江门自“游”行主题活动的第十一站,本场活动由江门市委平安办、江门日报社联合主办,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协办,旨在以创新形式助力市民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亲子家庭合影留念。
“江门市是珠三角7个沿海城市中岸线最长、海岛最多、滩涂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为了保护我市海洋生态,我们日常巡航……”上午9时30分,亲子家庭在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码头基地,了解该支队的工作职能。“这些是我们收缴的非法船只和设备。这些网孔眼比小拇指还细,会毁掉整片海域的鱼苗!”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今年休禁渔期,支队收缴的违规网具和设备。
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解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
“大家要牢记救生衣的穿戴要领,卡扣要听到‘咔嗒’声才算锁紧!”工作人员为大家演示救生衣穿戴方法和注意事项。随后,孩子们分三组进行穿戴救生衣比赛。只见大家聚精会神,认真听从指令,迅速拿起救生衣,按照刚刚所学的方法穿戴救生衣。最终,江门市第二中学的林梓骏仅用33秒穿好救生衣,获得冠军。家长关女士感慨:“这些实操技能是书本学不到的,关键时刻能救命,以后带孩子坐船游玩心里踏实多了。”
孩子们进行穿戴救生衣比拼。
最让亲子家庭期待的是参观300吨级执法船。活动现场,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登上执法船。当船舱显示屏亮起船舶定位系统,孩子们瞬间围住操作台。“红色图标是正在作业的渔船,绿色是航行中的商船。”执法队员调出广海湾实时海图,讲解如何通过雷达识别可疑船只。接着,工作人员带领大家来到甲板进行参观讲解。“大家看到塔顶的是我们的雷达,它能让我们快速锁定附近海域船只的位置。下面的圆球状的设备是我们的卫星定位设备。船侧方的是高压消防枪……”船航行至古猿洲附近水域时,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日常执法工作的趣事,亲子家庭听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并在互动环节积极提问。
工作人员讲解救生筏工作原理。
活动最后,大家回到码头基地会议室,观看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普法视频和进行有奖知识问答。“全国统一水上遇险求救电话是?”“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最有效的就地保护措施是?”当主持人发问时,孩子们争相举手,踊跃回答问题,现场气氛踊跃,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讲解高压消防枪的工作原理。
近年来,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商渔共治”“隐患排查治理年”等专项行动,落实渔船渔港安全监管各项措施,有力保障全市渔船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强化海上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渔船非法载客、船员不适任与配备不齐、擅自关闭定位终端、临水作业不穿戴救生衣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整治涉渔“三无”船舶和违规网具,全市渔业生产秩序良好。今年来,共排查整改渔船安全隐患854处,查处涉安全类案件107宗、罚款236万元,查扣涉渔“三无”船舶296艘;派发安全宣传资料10000多份,举办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33期,参训人员4190人次。
执法船航线到古猿洲。
据悉,2025年平安江门自“游”行主题活动从3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2月,目前已举办十一场,有兴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关注“江门政法”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相关活动信息并报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