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内,流水线作业井然有序;办证大厅,机器人引导市民“快速办”……在梅州市,公安机关以主动警务服务企业发展、用智慧警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场景随处可见。他们以“精准抓好每一天”的扎实功夫,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护航”、变“群众多跑路”为“数据多跑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主动服务
织密排忧解难“暖心网”
近期,梅州市公安局梅江分局西阳派出所民警辅警在日常巡防时发现,辖区主干道在部分企业上下班及物流集中进出时段常出现拥堵,影响企业原材料运输与产品出货效率。民警辅警敏锐察觉,这不仅是交通问题,更关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与效率。
西阳派出所主动作为,迅速组织警力调研分析拥堵成因,很快推出疏堵保畅方案:科学调整信号灯、增设装卸区、优化行车路线、加强高峰时段引导。方案实施后,企业物流受阻问题得到缓解,运输效率全面提升。“民警巡防中发现并主动解决运输难题,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服务,让我们感受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保障。”物流经理王先生感慨。
这正是梅州公安“精准抓好每一天”、践行主动警务的缩影。民警辅警依托日常巡防,变被动接警为主动发现,变单一治安管理为综合服务保障,将巡防线转为服务线,在巡逻中精准捕捉企业痛点堵点,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民警辅警穿梭于企业厂房、物流园区,优化交通秩序,排查安全隐患,调处矛盾纠纷,对员工开展政策解读、法律咨询、安全指导……这些日常“小服务”,汇聚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动能。
智慧赋能
激活政务服务“新引擎”
“以前办护照要排半天队,现在机器人引导、自助受理,几分钟就能搞定,太方便了!”8月5日,在梅州市公安局出入境智慧办证大厅,刚办完手续的叶女士对“一站式”服务赞不绝口。
群众称赞的背后,是梅州公安以智慧警务构建高效政务服务体系的持续探索。在全市各公安智慧办证大厅,由梅州公安主导研发的机器人成为“向导员”,引导群众快速完成信息采集、材料提交;“一窗通办”窗口打破业务壁垒,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全天候开放,让群众随到随办身份证补领等业务……从群众“多跑腿”到“少跑腿”再到“不跑腿”,梅州公安用科技赋能让政务服务有温度、更有效率。
不仅如此,梅州公安还深度应用线上政务服务平台。群众和企业通过手机端就能提交办事申请、查询进度,让业务办理全程留痕、透明可溯。
今年以来,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累计服务企业群众94万余次,成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抓手。
深化改革
打造省时省心“加速器”
“现在注册公司,工商登记一通过,公章就能同步刻制,不用再跑公安备案,真是省时又省心!”近日,梅江区某企业财务经理张女士的体验,道出了梅州公安深化“极简审批”改革的成效。
为破解开办企业流程繁锁、环节较多的难题,梅州公安会同相关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公章系统与工商登记信息实时共享。企业完成工商注册后,无需再到公安机关办理备案即可直接办理印章刻制,真正实现“一次采集、一网通办”。
近年来,梅州公安持续深化行政审批事项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办结改革,以极简审批为核心,推动办事流程“做减法”、服务效能“做加法”。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推出89项“极简办”政务服务事项、30项高标准全流程政务服务事项,从个体工商户登记到企业资质审批,从户籍业务办理到出入境证件申领,越来越多的事项实现材料最简、流程最优、时限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