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霞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黄伟伟(左一)在现场查看漏水情况。
“最近雨水比较多,你家露台旁的外墙现在咋样了?”近日,湛江市霞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黄伟伟拨通了陈某的电话进行回访。
“外墙的钉孔干干爽爽的!一点都没有渗水!”陈某在电话那头高兴地回应着。
时间回到2023年初,家住霞山区某小区的陈某在自家所在二层的公共露天平台,紧挨着三楼谢某家的外墙处搭了一座雨棚。
雨棚搭成后,每逢下雨天雨点敲打在棚顶时就会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吵得谢某一家心烦意乱。
“一下雨我们家人就没法休息,而且这雨棚就搭在我家窗户底下,以后肯定藏污纳垢,我还敢开窗吗?”谢某满脸无奈与愤怒,向物业公司和周围邻居抱怨道。
物业公司多次上门劝说陈某拆除雨棚,可每次都无功而返。
两家为此多次争吵,从最初的言语不合,逐渐演变成面红耳赤的激烈冲突,邻里关系降至冰点,气氛剑拔弩张。
随着两家矛盾的不断升级,最终,谢某一纸诉状将陈某告上了霞山区法院,法院依法判决陈某限期拆除雨棚,并将墙面恢复原状。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黄伟伟接手此案。到了陈某承诺自行拆除雨棚的日子,黄伟伟带领执行团队来到现场。然而,事情并未像预想的那样顺利,雨棚拆除过程中,三楼外墙上残留的钉孔十分显眼。
谢某站在一旁,对着陈某请来的拆雨棚师傅高声指挥:“墙上的这些长钉,你们必须一根不剩地拔干净!”
陈某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这是我请的师傅,我自己会说,用不着你在这指手画脚!”
没有理会陈某,谢某又提出新的要求:“拔掉钉子后,必须用防水胶修补外墙,不然雨天墙体渗水怎么办?到时候我家里可就遭殃了!”
陈某立刻反驳道:“就几个小孔,哪有那么严重,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吵越来越激烈,场面陷入混乱。
见此情景,黄伟伟赶忙上前将两人分开,安抚他们的情绪:“大家都先别激动,有话好好说。”
陈某委屈道:“法官,雨棚我都拆了,钉子也拔了,他还这么多事儿,这不是故意刁难我嘛!”
谢某说:“墙体渗水可不是小问题,你们不把外墙补好,我心里不踏实。”
眼见波澜又起,黄伟伟在现场展开了“背靠背”的调解工作。
黄伟伟先走到陈某身边说道:“我理解你为了拆雨棚费了不少心思,可咱们换位思考一下,谢先生担心墙面渗水也是人之常情。”
随后,他又到谢某面前,耐心解释:“您的担忧我们明白,可大家都是邻居,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一上来就吵。”
同时,黄伟伟注意到一旁的师傅欲言又止,便把他拉到一边询问墙面的具体情况。
师傅犹豫了一下,说道:“其实就是多一道工序的事儿,材料也花不了多少钱,不过陈女士之前没让我准备这些。”
黄伟伟知道这也许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随后,他安排干警继续安抚双方情绪,自己则带着师傅前往附近的五金店,花了25元买了一瓶防水胶。
回到现场,师傅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将墙面的钉孔全部修复完毕。
谢某看着修复好的墙面,心里还是有些担忧,小心翼翼地问道:“法官,她要是偷偷把雨棚又盖起来呢?”
黄伟伟坚定地说:“放心,如果陈某再违规搭建,我们一定会依法处理的!”
执行结束,黄伟伟准备离开时,陈某悄悄追上来:“法官!这防水胶的钱我得还给您。”
黄伟伟笑着摆摆手:“一瓶防水胶没多少钱,重要的是邻里之间要以和为贵,多换位思考。”
陈某听完也不再坚持,而是点点头,对黄伟伟感谢道:“法官,谢谢您,我保证不会再违规搭建,和谢某一起做个守法的好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