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法学会打造“法治+”系列融合品牌,以法治力量赋能社会治理、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法治+文旅”
探索“法治+文旅”协同发展新模式,推动法律服务社与市旅行社协会、市民宿协会携手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开展“法治+文旅”民法典主题宣传系列活动,为肇庆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在2025南国书香节肇庆分会场暨“书香砚都”全民阅读月活动上精心打造“法治书香”特色摊位,通过打卡集章赠阅法治图书、“法治谜题”闯关、法治“悦”心声阅读留言卡等互动形式,吸引市民驻足参与。
“法治+心理”
举办探索推进“法治+心理”双融模式专题研讨会,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组织“三师同堂四进”系列活动,即组织由资深律师和高校法学教师组成的法学专家以及心理医师或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心理专家(律师、教师、心理咨询师)开展系列“法治+心理”专题讲座,进政法系统、进综治中心、进校园、进企业,实现“法治+心理”双融赋能,以专业能力护航发展,以法治之力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人才”
积极服务市委关于建设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的工作部署,与高校共同建立法治实践基地、法治人才培养及政法师资课题库建设等项目,召开持续推进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座谈会,探索推动建立法学实务部门与法学院校协同育人双向培养交流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法治+预未”
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以“四个一”(设立一个法学研究基地、组建一个法学研究专家库、举办一系列法学沙龙、汇编一本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预防类案参考),深度参与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积极推动长效机制建设,推荐法学专家和法学会会员担任校外法治辅导员,参与专门学校专题培训以及关注未成年人群体的个性化关爱帮扶工作,为专项行动提供有力法“智”支撑。
“法治+课研”
开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构建等专业课程和政法工作条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宣讲课程,积极推荐法学专家加入政法师资库,参与政法系统“三官一师”同堂培训,面向基层政法单位开展宣讲,探索法学研究课程开发向政法履职能力提升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