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秋老虎仍带着灼人的热。一间五六十平方米的车库改装房里,3岁的小毅攥着爷爷老方的衣角,眼神怯生生的——他还没完全听懂湖北方言,只会在别人提起“妈妈”时,含糊地吐出两个字,然后把脸埋进爷爷怀里。
5岁的小情坐在窗边的小板凳上,手里捏着一个褪色的小熊玩偶。那是妈妈邓娟(化名)三年前给她买的,如今玩偶的耳朵缺了一块棉絮。幼儿园里小朋友的话像小石子,总在她心里硌着:“你没有妈妈了。”
老方今年55岁,老伴没有工作,他每月三千多的收入除了老两口生活外,还得养活两个孙儿。老伴总在偷偷抹眼泪,眼睛肿得像核桃,身体也垮了,连买菜都要歇两回。谁也不敢回想,过去几个月在江门的变故。
短短数月之间,父亲进监狱长期服刑,母亲离世,这样一个分崩离析的家庭,两个孩子被老方接回湖北后,该怎么生活?
接到刑庭移送的这条线索时,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办的法官陈敏婷很是揪心。“法官必须遵循法理作出公正裁决,但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让他们连活下去的底气和希望都没了。”
经多次讨论,江门中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决定给小情、小毅两姐弟5万元的司法救助金。但陈敏婷清楚,老方的收入要扛下四口人的开支,这笔钱撑不了太久。更棘手的是两姐弟的户口不在江门、现在又回了湖北,本地的社会补助、儿童心理帮扶根本延伸不过去。
能否联系湖北当地法院一同开展救助?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时,陈敏婷心里也没底——毕竟是跨了省,对方会不会觉得唐突,流程上会不会有阻碍?可转念一想前些天跟老方的通话,小情在幼儿园里不吃不喝,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她暗暗下了决心,“就算麻烦,也得试。”
几经辗转,陈敏婷找到了湖北省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办法官南又春的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她的声音比平时多了几分急切,更透着真诚,“有两个孩子的事想跟您商量一下,爸爸在服刑,妈妈没了,他们现在跟着爷爷奶奶在阳新生活,我们给了救助金,但远不够,您看咱们能不能一起想想办法,让孩子的未来有个保障?”
没等她再多说几句,那头就传来了温和却坚定的回应:“陈法官,孩子的事是大事,您把详细情况发我,我们马上研究。”
那一刻,陈敏婷悬了好几天的心才稍稍落了地。这一场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总算找到了能接住的“下一棒”。
接下来的一周里,两地法院的沟通几乎一直没断过,救助方案很快便敲定了下来:由江门中院落实司法救助金,黄石中院牵头对接阳新县民政、妇联、教育等部门,打通长期帮扶的“政策通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很快,救助金批下来了。9月2日,江门中院副院长陈文军和陈敏婷一同搭上了前往湖北的高铁,准备把这份救助决定书亲手送到老方手里。
“咱们先去孩子家,各部门都把能落实的政策捋好了,现场就跟老人说清楚。”黄石中院副院长谢峰在高铁站接上两人,一句话就定了行程。民政、妇联、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紧随其后,大家没有多余的寒暄,全是提前对接好的默契。
原来,早在他们出发之前,黄石中院、阳新县法院就已经和各部门碰了好几次头,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流程”和“爱心妈妈结对标准”等材料都整理好了,就盼着一趟能把事落到位。
老方一家早早就在出租屋的门口等着。进屋坐下,陈敏婷拿出了司法救助决定书,一边读着文本内容,一边向老两口解释。话音刚落,阳新县民政局的同志就接过话头:“孩子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条件,每人每月1630元,一年发13个月,直到大学毕业。今天把这些材料补齐,很快就能办下来。”
妇联的同志掏出一张画着笑脸的联系卡,塞到老方手里,“我们为小孩选了‘爱心妈妈’,陪孩子做游戏、讲故事,还可以安排心理调适帮他们尽快适应这边的生活。”
教育局的同志拿出资料表,“孩子在学龄前阶段可以享受每人1000元/年的教育资助金,小学阶段会涨到1250元。”他一边教着老方填写申请,一边说道:“我们也会尽快跟幼儿园对接,多留意孩子的情绪;等孩子上小学了,还能去福利院的爱心班,有人专门接送,您老两口也能松快些。”
屋里空间小,大家就围着一张小方桌,你一言我一语,把帮扶措施讲得明明白白。老方反复说着“谢谢”,老伴坐在一旁,本就红肿的眼眶不一会儿又红了。
而两个孩子拿着“爱心小队”带来的玩具追逐打闹,让屋里的气氛慢慢升了温。
离开时,小情突然跑过来,张开双手让陈敏婷抱抱她。小毅也挥着小手,小声说着“再见”。
“陈法官,你们的远道而来令我们万分感动,今天下午民政局已为两个小孩办好救助补贴手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法院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在返粤的高铁上,陈敏婷收到了老方的微信消息。
“别客气,后续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回复后,她顺手点了点屏幕,把老方的微信设成了“星标”。
或许不久后的将来,还能收到老方发来的消息,说小情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了,说小毅终于能流利地讲湖北话了。而那时,这场接力依然在继续——司法的温度、政府的担当、社会的善意,会一直陪伴着这两个孩子,从童年走向更远的未来。
近年来,江门法院持续深化上下级法院联动救助与法检联合救助,依托与民政部门共建的救助衔接机制,进一步拓展司法救助的社会效能,逐步构建起 “联动救助+资金援助+立体帮扶”的司法救助多元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已依法为60名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83.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