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民警介绍公安类新增上线的110项服务。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广东公安再送“大礼包”!上户口、开证明、办出入境业务、违章查询、年审预约、一键移车……广东公安110项服务上线“粤省事”小程序,7项户籍业务“零跑动”、37项交管服务免填表、线上办理送“证”上门……就连外国人办事也更加方便!
29日,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10项公安政务服务上线“粤省事”小程序,涵盖出入境、治安、交管、监所等领域,群众只要在微信“扫一扫”或搜索小程序在线办理业务,就可以实现办事少填、少报、少跑、快办!
根据省委、省政府“数字政府”改革和公安部“大数据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省公安厅党委将行政服务事项与“智慧新警务”紧密结合,全力开展以政务服务为核心的“智慧新民生”建设。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孙太平表示,此次“粤省事·智慧新民生广东公安百项民生服务事项”,就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智慧新民生、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招、实招。
两次共上线151项服务
有104项实现“零跑动”
今年5月23日,省公安厅推出首批41个受众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服务事项上线“粤省事”,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和好评。截至目前,通过公安机关实名实人核验人数达200万,公安机关提供的总服务次数为570万,其中户政210万人次、出入境202万人次、交管152万人次,在省直各部门的民生服务工作中名列前茅。
时值第一批民生服务上线“粤省事”100天之际,省公安厅再推出110项服务事项上线“粤省事”,其中包括出入境管理事项45项、治安管理事项25项、交管事项37项、监管事项3项,实现了“一网通办”。
据统计,110个项目涉及共享14个省直部门的69类共享数据,涉及应用8个省直部门的22种电子证照。群众办事可以少填报数据信息1180项,降幅达58%;材料提交减少258项,降幅达50%;少跑动48次,降幅达40%。群众办事成本减少超过70%,仅公民出入境办证照片免费一项,群众每年累计节省资金达1亿元。
如近年来公民因移民、出国留学、经商、旅游、务工等越来越多,对“无犯罪记录证明”的需求越来越大,仅2017年全省公安机关出具该证明就达60万份。此次将“无犯罪记录证明”上线“粤省事”并实现网上办理,群众提交申请材料后,可实时查询办理进度,从原来的两次奔走减少为一次(即取证)。
又如“婴幼出生登记”事项,此次扩展至网上办理,办理出生登记入户可免提交婚姻登记证明,户籍窗口民警可通过系统查验群众网上提交的结婚证、离婚证等婚姻登记信息并自动存档,群众无需再到窗口提交相关证件及复印件,实现了“零跑动”。
据悉,先后两次总计上线“粤省事”的151项公安服务事项中,共有104项实现“零跑动”,47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外国人签证权限
下放至广深等13个县区
本次“百项服务”创新推出了境外人员服务模块,提供了多项服务外国人、港澳台居民的网上服务措施。该模块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佛山、东莞两市及珠海口岸签证机关试点,推出了面向境外人员的签证服务、面向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申领发放服务,上线了面向港澳企业(含合资企业)的港澳直通车网上申办服务,出台了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的16项出入境政策,下放了外国人签证权限至广州、深圳等13个县区出入境管理部门。
笔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9月1日统一实施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新政后,广东公安将继续研究进一步丰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和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应用场景。今后,港澳台居民凭借居住证即可实现在“粤省事”小程序上注册和实名身份认证,在线办理机动车登记、驾驶证申领等业务,凭居住证即可入住酒店,享受实实在在的便利。
向被监管人员
寄送钱款可手机支付
广东公安通过“粤省事”上线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的电子凭证,结合此前推出的民警移动警务终端核验功能,在全国率先打通了群众与民警沟通交流的两个“端”。
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充分保障公民的应有权利,推出了被监管人员家属会见、律师会见网上预约服务,创新了被监管人员家属顾送钱款的方式方法,其近亲属通过手机验证,借助微信支付,即可向被监管人员实时寄送钱款,解决了传统顾送模式中前往拘押场所造成的交通不便、跑腿奔波等问题。此举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顾送资金由银行负责监管、全程留痕,可供顾送人、被监管人员查阅核对,促进了执法公平公正,在全国公安机关属首创。
为做好广东公安智慧新民生百项服务上线“粤省事”平台工作,省信息中心专门提供了“数字政府”云服务、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证认证等基础和公共支撑保障服务。此外,省公安厅还联合省信息中心成立团队,提供完善的安全技术保障和运维保障,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和业务系统稳定运行。
具体服务项目
出入境服务
上线45项服务事项,其中外国人服务模块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佛山、东莞两市及珠海口岸签证机关进行试点,后续将在全省推开。
●企业邀请,为我省涉外单位邀请外国人来粤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口岸入境,来粤外国人可预约办理时间和地点;
●湾区居留,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就业的外籍人才及其家属等,在线上可预约办理永居身份证、签证延期、居停留证件等;
●政策优惠,出台了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16项出入境政策,下放了外国人签证权限;
●便利出入境,在粤外国人可网上填写预申请个人信息、在线预约办理时间和地点。
治安户政服务
上线25项服务事项,其中23项户籍办理服务事项在东莞、佛山试点,1项临时身份证明办理服务在珠海上线,1项无犯罪记录证明申办服务在佛山、中山进行试点。随着户政服务事项及优化方案的全面落地,具有几个特点:
●23项户籍业务指尖办理,只需在家拿起手机轻点,不用再跑户籍窗口;
●业务申请自动填报,自动提取群众相关信息,减少群众填报的频次,简化办事程序;
●7项户籍服务实现“零跑动”,群众不用去户籍窗口领取户籍证件(证明),在手机上提交申请材料,就能在家坐等邮政送证上门;
●办理出生登记入户可免提交婚姻登记证明,通过与电子证照库对接,户籍民警可通过系统查验群众相关证件的电子证照,轻松核验证件真伪。
交管服务
上线37项服务事项,主要包括驾驶证期满换证、驾驶人违法查询、车辆年审预约以及一键移车服务等。主要特点有:
●免填表,所有驾驶人和机动车相关信息由系统自动读取并生成电子申请表格;
●免跑动,无需再前往车管窗口提交申请,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即可申请办理业务;
●免一切纸质资料,所需资料通过拍照上传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送件到家服务,业务申请成功后,只需邮政寄递便可将证件送达上门。
按目前广州市驾驶人480万、机动车255万计算,通过网上办理后,每笔业务即使节约1分钟,累积起来节省时间达12.25万小时。
监所服务
上线3项服务事项,分别为被监管人员家属网上寄送钱款、被监管人员家属会见和律师会见网上预约。
长期以来,被监管人员家属均需到监所现场办理钱款顾送,家属、律师会见被监管人员也要到现场预约时间,需排队等候,耗时耗力。现在通过“粤省事”小程序,被监管人员家属可向被监管人员实时寄送钱款。
被监管人员家属、律师在“粤省事”平台上登记探访、会见预约信息,监所提前安排好后自动推送预约结果,避免了来回奔波和长时间排队。
建设“数字政府”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粤省事”是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的微信小程序,也是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致力于创新便民利企方式,打通服务群众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粤省事”平台已汇聚266项审批事项和便民政务服务,其小程序累计注册用户346万,实名用户197.6万,公众号粉丝80.4万,日均访问量为169.5万。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按照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总体部署、李克强总理“六个一”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对“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具体安排,广东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
首先,围绕落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8年改革任务,我省运用大数据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具体表现在统筹开展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梳理,推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落地生效;指导“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数字政府”地市样本;创新政府内部管理机制,提升“数字政府”运作效能。
在“数字政府”地市样本方面,大力推进广州、深圳、江门、肇庆、云浮5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其中,广州市在全市推广实施“一卡通行、一号接通、一格管理、一网办事、一窗服务”的新型社会治理政府公共服务模式;设立开办企业“即办通道”,实现“一小时领执照”。深圳市发布100个“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推行应届毕业生办理引进入户“秒批”,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时间不超过90天。去年3月,江门警方研发上线“邑微警”微信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指尖办理”。在此前一期上线44项服务事项后,二期92项业务也将于今年9月上线,届时超过130项高频业务将全部集成到“邑微警”平台。
其次,推行政务服务便利化,实现“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方面,通过打造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广东政务服务网”,围绕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导航、统一支撑、统一数据、统一监测”,部署各项工作,加快构建省、市、县(市、区)、镇(街)、村居五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电子证照,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已发布电子证照目录983种,正式开通电子证照服务829种,实现增量电子证照与纸质文书同步签发,累计签发超6201万张电子证照。同时,大力推行数字政府“指尖计划”,打通服务群众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推出“粤省事”便民小程序。
再者,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比如在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方面,由省工商部门牵头,开展涉企证照相关事项梳理,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及应用,通过企业基本信息共享、部门业务系统对接等方式,实现全省工商登记和“多证合一”备案业务“一次登录、一口办理”,建设“多证合一”备案信息申报系统,推动与11个国家垂直业务系统、6个省垂直业务系统,以及超过20个地市自建业务系统对接联动。6月30日系统开通,实现“24证合一”,全省工商部门办理新设市场主体(含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376722户,变更市场主体374901户,共计751623户。
非穗户籍人员可持居住证换补身份证
为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精神,广州公安机关户政部门对全市身份证自助办证设备进行了研发升级,从9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试行广东省内户籍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自助办服务。
除本市16周岁以上户籍人员可在居民身份证自助办证机上自助换、补领居民身份证外,广东省内16周岁以上,持广州市签发的广东省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也可在居住证登记地的区公安分局自助办证点自助办理换、补领居民身份证。
目前,广州全市共有131个身份证自助办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