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9月16日,平安广东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总结平安广东建设工作情况,对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建设作出部署。同日,全省见义勇为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学习宣传《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总结近年来全省见义勇为工作情况,对推动新时代全省见义勇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
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长期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改革任务,平安中国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把安全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奋力前进。
广东地处“两个前沿”,在地理位置上是“交汇处”,在文化上是“交融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交锋处”,易得风气之先,也易首当其冲,在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完善平安广东建设领导小组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反诈指挥部、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全省平安战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把平安广东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强化底线思维,全力做好维护政治安全、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社会治安、强化公共安全、完善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平安广东建设成效显著。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平安广东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树牢全面的社会稳定意识,增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广东的行动自觉,站在更高起点推进,实现更高层次统筹,做到更高水平保障,迎接更高难度斗争。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建设,必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三治”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做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用好网格化管理模式、数字化赋能手段、群众路线法宝,以城乡社区善治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
见义勇为工作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烈焰和爆炸风险,韶关市基层干部钟威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两次冲入火海,为昏迷的驾驶员打开一条“生命通道”;面对已连伤两人的犯罪分子,汕尾市卢军、夏雷、崔志愿以浩然正气直面尖刀利刃,用血肉之躯守护周边群众安全……近年来,广东各地见义勇为人员积极涌现、层出不穷,持续在南粤大地凝聚起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精神力量。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广泛宣传见义勇为先进事迹,营造崇尚英模、学习英模、关爱英模的良好氛围,共谱见义勇为事业发展的时代强音。要不断健全常态化保障制度机制,充分发挥法治、政策、组织力量,筑牢事业基石,完善保障体系,汇集各方资源,凝聚新时代见义勇为事业强大合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汇聚强大正能量。
平安,是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望,是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基本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全省各级各部门务必提高政治站位,认识上再统一、再深化、再提高,工作上再鼓劲、再努力、再落实,守护好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坚强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