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慰问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兔年来临之际,笔者跟随阳江市禁毒办、市区两级禁毒协会走访慰问了多户因毒致困致孤家庭,用镜头和笔记录了一个个“平安关爱”“应帮尽帮”的感人故事。
一碗汤圆和两面锦旗
1月15日,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东钵村的小文家里热闹非凡,来自阳江市禁毒办、街道和禁毒协会的一行人前来为小文一家新屋入伙开展祝贺慰问活动,为其送上物资和慰问金。
今年读高二的小文是城西街道辖区的一名因毒致孤对象,父亲因吸毒去世,母亲在其出生后便离开家庭,家中只剩下奶奶和他相依为命,经济非常困难。由于年久失修,小文家中墙体开裂,房顶砖瓦存在多处破损。在了解情况后,城西街道以及市、区禁毒协会、阳江市企业家商会和大爱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多方来想方设法为小文一家筹集修缮房屋的资金。
2022年11月24日,确定修缮方案;11月26日正式开工,2023年1月4日修缮完毕,自此小文一家的住房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这次总共投入了约3.5万元。”江城区禁毒协会会长叶上荣告诉笔者。“2021年,我们解决了小文上学的问题,现在翻新了房子,后续奶奶住的祖屋也不是太好,我们还会继续跟进做修缮。”
入住当天,小文和奶奶像过节一样被志愿者们簇拥着嘘寒问暖。懂事的他给各位来访的叔叔阿姨不停地盛刚出锅的汤圆,“长大以后,我想当医生,也去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小文说。
一碗汤圆温暖着众人的心,而两面锦旗的故事则生动述说着新时期禁毒人的为民情怀。
家住江城区白沙街道马岗村的老曾今年50岁了,患有肝病的他每月吃药就要花费上千元,靠打零工勉强维生。当慰问队伍刚到他家,还没落座,老曾便拿出了精心准备好的两面绣有“敬业友善公正严明为民办实事风雨行”“敬业认真负责诚心为民解忧”烫金大字的锦旗,一定要送给阳江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曾庆洋和白沙禁毒办主任叶李冬。
“我真没想到他会给我们送锦旗,看得出很用心。”曾庆洋有点感动。
“这一年多,曾政委和政府给了我很多帮扶,我无以为报,找人做了两面锦旗。”老曾说,“这是我自己想的词,感谢政府和禁毒办改变了我的生活,我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以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在老曾家,大家亲切关怀他的身体状况、生活和收入情况。曾庆洋与市禁毒协会几名企业家会员讨论后现场决定,将介绍老曾到会员的企业从事安保工作,让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赚钱生活。
“气色、精神更好了,生活总会翻篇,记着有困难随时告诉我们。”临走时,曾庆洋握着老曾的手嘱咐道。
“忽悠术”背后的接力帮扶
来自市禁毒办的数据显示,2022年阳江共帮扶救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2106人次,帮助65名因毒致孤致困子女解决读书问题,帮助357名社戒社康人员实现再就业。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少不了全市各级禁毒部门和各级禁毒协会等社会力量的心血付出。2017年,阳江市禁毒协会正式挂牌成立。至今,阳江已成为全国唯一完善了市、县、镇、村四级禁毒协会体系的地级市。目前阳江共有23个禁毒协会组织4200多名会员企业代表,覆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同时构建了43支队伍38300多人的禁毒社工和志愿者联盟。
五年来,各级禁毒协会共组织了53260场“六进”禁毒宣传活动,参与社工和志愿者超过230400人次,覆盖社会人群超过600万人次,全市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成效逐年提升;共帮扶关爱了300多户戒毒康复人员困难家庭和61名因毒致孤的孤儿,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岗位2778个,安排戒毒康复人员就业1665人。
“我们的企业家和广大志愿者都非常有爱心,积极投身于禁毒事业。”做了十年阳江市禁毒办专职副主任的曾庆洋对禁毒协会起的作用非常赞赏。
“我们都非常敬佩政委,大家对他的评价就一个字‘真’”。谈起对曾庆洋的评价,笔者跟随采访的各位企业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可以说,没有曾政委这十年的付出,禁毒协会不会像今天这样成规模。”
“我总是‘忽悠’他们出钱。我自己也出点小钱,以小博大,这‘买卖’做的很划算。”谈起自己的工作方法,自带幽默感的曾庆洋笑着说。
“我们都很乐意被他‘忽悠’。政委是个靠工资吃饭的公职人员,收入也不高,每次去帮扶,他都是率先自掏腰包,我们蛮感动的,氛围一起来,大家捐款就收不住了。”在市禁毒协会已近四年的企业家吴思慧打趣道。
“我负责防盗网”“搬家交给我”“买电视就包在我身上”……在此次走访的帮扶对象老巫家里,前来慰问的企业家们合计着装修事宜,各自“承包工程”,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老巫今年52岁,是一名戒毒康复人员。因为他曾经吸毒,加上妻子和儿子患病无法工作,女儿正在读小学,家中没有收入来源,老巫全家借住在弟弟家,生活十分窘迫。
得知老巫的情况后,市禁毒办、江城区禁毒办把老巫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各协会企业,帮助解决了他本人就业以及女儿读书的问题。去年底,又帮他解决了房子的问题,年后他要乔迁城南的安居房了。
从2020年第一次见老巫时那窘迫的场景,到今天一家人重燃生活的希望,曾庆洋内心充满了温暖,而准备乔迁新居的幸福生活也让老巫对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毒品基层治理的4.0探索
小案例折射大变化。
新春慰问发生在身边的生动案例,都是阳江在“平安关爱”“应帮尽帮”行动上取得的成绩展现。近年来,阳江充分发挥禁毒社会力量足的优势,在加强日常帮扶的同时,通过建立就业安置点和探索建立“应帮尽帮”示范点,重点解决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和因毒致孤致困子女生活、读书等问题,通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助推其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全市各级禁毒部门牵头统筹协调各个成员单位和发动社会力量,联合禁毒协会、禁毒社工、禁毒志愿者等群体一起参与,建立并完善因毒致困、因毒致孤家庭一人一档,落实党员带头、小组包干精准帮扶救助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救助工作,帮助因毒致困戒毒康复人员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阳江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曾庆洋表示。
目前,阳江已制定了“应帮尽帮”9项措施,结合社区警务改革,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完善市、县、镇、村四级管控体系,以白沙626禁毒服务中心为样板,逐步建成覆盖全市各镇(街)的626禁毒服务中心。
去年12月,包括江城区岗列街道对岸村、阳西县程村镇石龙村和阳春春城街道春江社区等3个毒品治理试点的启动,标志着阳江禁毒工作开启了毒品问题治理的4.0版本。
“这个是去年11月,方小勇副市长点的题。”曾庆洋说,“他指出,禁毒工作的问题要着力于基层治理,服务好人民群众,维护好社会平安,所以4.0版本融合了市区各级禁毒部门、公安社区警务改革、社会力量和基层群众四个领域,以毒品问题治理为小切口,坚持问题导向,一件一件的解决问题,最终建立起科学的毒品问题治理体系,如果将每个基层单位比喻成一个细胞,只有细胞有了免疫力,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这项被命名为细胞强基工程的新改革被寄予厚望。增强群防群控、志愿服务和群众力量,构建新时代共治、共建、共享工作新格局,关爱帮扶戒毒康复人员,让更多社会力量融入毒品问题基层治理和社区警务改革,为平安建设基层治理注入新动力、新血液、新模块,全方位筑牢全民禁毒防线。
禁毒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久久为功。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曾庆洋已与老巫的女儿小琳琳约好了大年初一看电影,小文也与叶上荣约好了去家里拜年,对于2023年,大家都充满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