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天空飘来的“事儿”那就不是小事。
近期,珠海市香洲区山场社区“警民祥和调解团”就调解了一起高空抛物致人受伤纠纷,当抛物者与受伤者再次回想其经过时,仍是惊魂未定、惊吓连连。受伤者林某说“真的算是好彩,从10楼高空飞下来一个水杯,只在肩上砸出了一些皮外伤”。年仅20岁,还在上大学的受伤者林某事后调侃到“被30米高空飞出来的水杯砸中,既是倒霉又还算幸运吧”。
从天而降的水杯
林某在路过某小区4栋时,忽地听到一声碰撞巨响声,紧跟着林先生就感到左肩被“不明物体”砸中,剧痛难忍,瘫坐在地上。林某回想到被砸中的时候,用了“断片”“飞来横祸”来形容当时的感受和想法。在缓和了疼痛后,看着地面上的水杯,林某知道那就是“作案工具”,于是选择了报警处理。
经现场民警查证:林某被高空抛出的水杯砸中左肩,是否导致左肩骨折或者“内伤”还需就医检查。通过调取监控与问询查证,核实水杯的“主人”为4栋10楼住户杨女士。
杨女士称“抛物”纯属意外,她将被子拿到阳台上晾晒,在抖动被子时,“扫”到放置在阳台边上的杯子使其掉落到楼下。
现场查看判断,水杯坠落时与一楼雨棚碰撞,之所以没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雨棚的缓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以案释法,找准切入点
山场社区警民祥和调解团以监控取证、伤情诊断等为依据,按照陈述实事、表达述求、调解协商、法律教育的流程开展调解工作。调解中,调解团成员、社区民警任柏明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等规定和案例,向杨女士释法明理,教育强调高空抛物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严重的安全隐患,情节严重的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
社区调解员在背靠背调解中“侧面出击”,结合林某的大学生身份和年龄,向其介绍起“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恰好林某有当兵入伍的想法,于是调解员与林某通过征兵政策宣讲与洽谈建立起积极、信任的关系。当回到调解问题时,在和谐的调解氛围下,调解团促成伤者林某与抛物者杨女士达成和解,杨女士一次性向林某赔偿医疗等费用800元,双方表示不再因此事而产生责任纠纷。
现场达成和解,加强管理,防患未然
本次调解中,调解团还邀请物业公司负责人参与,在见证调解的同时,督促物业公司制定高空抛物专项管理制度、加强高空抛物宣传、排查高空坠物隐患、完善监控技防设施,有效降低小区内高空抛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居民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起高空抛物致人受伤纠纷虽然得到圆满解决,但是其问题的严重性与影响仍时刻提醒着我们,在居家生活中,业主、居民要从自身做起,检查阳台生活杂物,排除高空抛物、高空坠物风险隐患,杜绝出现高空抛物行为,共同建设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