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茂名高州根子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综治办干部联合法庭、司法所等部门,仅用2小时便化解一起农村老人赡养纠纷,八旬老人与三名子女当场达成调解协议,避免了该纠纷日后可能引发的诉讼和执行案件,减少法院收案数量。这正是高州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的又一实践。
为贯彻落实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服务保障平安高州建设,高州法院在茂名中院、高州市委政法委统筹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考核方案,将 “万人成讼率” 纳入镇(街)法治建设、平安建设考核内容。万人成讼率,是指以某一地区的常住人口总数为基数,每一万人当中,法院受理的一审民商事和行政案件数。该项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治理效果及社会矛盾的激烈程度。
高州市万人成讼率纳入镇(街)法治建设、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将通过“万人成讼率”指标值以及镇村干部协助法院完成法律文书送达、“庭所共建”机制开展、“无讼村(居)创建等配套制度落实情况两方面对镇(街)进行考核。同时,强化监督研判,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由市委平安办每月通报各镇(街)“万人成讼率” 指标数值,最大限度督促镇(街)党委政府谋划、推动诉源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据悉,将万人成讼率纳入镇(街)法治建设、平安建设考核内容,这在粤西地区还是首次。
“将万人成讼率等诉源治理指标纳入镇(街)法治建设、平安建设考核,是实现从‘解决纠纷为主’到‘纠纷预防为主’的转变,是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有益探索。”高州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万人成讼率考核机制,有利于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综治牵头、法院推动、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将诉源治理工作融入地方党委综合治理工作,形成 “全市一盘棋” 工作合力,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更好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高州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能动履职,深化完善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庭所共建、预立案、调审衔接、执行事务中心等工作机制,探索构建以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为主线的矛盾纠纷过滤分流化解路径,不断在诉源治理工作上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