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石门街滘心联社党委在石门街党工委的指导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路径,创建“枫桥村居”,做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多措并举化解基层治理矛盾,走好“枫桥路”、破解“百姓愁”,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党建联建
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以前,邻里之间经常会因为生活琐事发生矛盾与纠纷,现在联社书记和党员志愿者经常会来到我们居民的家里排查,社区和谐了不少。”居民许大爷笑着说道。
石门街滘心联社是典型的老旧城中村,辖内常住人口2.5万人,户籍人口4600人,流动人口多,治安问题突出,人居环境亟待改善。面对挑战,滘心联社党委发挥“大党委”机制优势,召开“大党委”和“大支部”联席会议,建立5项需求清单,8项项目清单,以“菜单式”服务推动多方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同时,建立“党组织+党员+普通户+重点户”双向互动机制,扎实推进“两委”干部和党员联系普通户、结对重点户工作,每月组织走访入户,察民情、解民忧,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最后一米”。2024年,共走访联系群众2598户,协调解决问题343个。
街驻村领导、滘心联社党委书记走访入户,聆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所需。
此外,持续深化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的创建、联建工作,做实做细党员五项管理制度,发动联社156名党员悬挂实名牌,划分132个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13支党员突击队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双向认领、双向服务活动。2024年,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1次,认领微心愿119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滘心联社双报到党员实现残障老人微心愿,为其捐赠手动轮椅车。
建强网格
助力基层治理更精细
为了有效化解邻里矛盾,促进邻里和谐,滘心联社构建“联社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基层组织架构,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站站长由“两委”干部兼任,网格“五长”及网格支部书记主要由联社、经济社和居委党员干部担任。辖内共划分综合网格24个,成立网格党支部14个,划分党员责任区162个,接收社区“双报到”党员217名。五级网格织起一张服务网,随时了解群众的困难及需求,推动问题在“格”内及时化解,实现每月网格事件办结率达到98%以上,有效提升服务民众的及时性和精准度。
滘心联社网格员帮扶迷失老人安全回家
联社还严格按辖区常住人口的2.5‰,标准配置治保会和治安联防队队员,积极推广使用治安联防队伍智慧管理平台,队员“注册率”达到100%,助力基层治理更加精细化、智慧化。
“群防共治”
化解矛盾纠纷在末端
“近年来,滘心联社的治理水平提高了不少,2024年案件类警情187宗,同比下降 8.78%,下降幅度高于全区约4.8个百分点,年度盗窃警情同比下降10.38%,没有发生抢劫、抢夺案件。”石门派出所戴警官介绍道。
滘心联社党委高度重视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建立快速响应和处理机制,充分发挥组织辖区网格员、党群志愿服务队等群防群治队伍的矛盾风险“弱信号”捕捉能力,组织他们开展日常巡查、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排除隐患,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做好服务群众贴心人。2024年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0起,未发生因排查不到位而导致的5人以上聚集事件,实现80%以上纠纷调解“不出村”,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和外溢。
滘心联社党员志愿者入户走访,做好出租屋隐患排查工作。
实行分类建点,是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支撑。滘心联社在中小学幼儿园、农贸市场等重点单位和场所组建最小应急单元22个,统筹1166人“广州街坊白云滘心村守护队”群防共治队伍参与基层服务治理,全年累计11次排名广州市月度群组活跃度榜单前十,未发生影响国家政治安全、暴恐、重大群体性事件。
下一步,石门街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做强群防群治力量,探索更多为民排忧解难的新举措,切实将风险隐患“排查在初始、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造人民满意的“枫桥式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