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有一群平均年龄66.3岁的特殊“教师”,他们中,有屡破大案的“神探”,有预审领域的专家,有守护校园的卫士,更有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的楷模。虽已脱下警服,却未卸下担当,他们将满腔热血,倾注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他们是深圳市公安局关工委“老警官”讲师团。自2019年成立以来,这群“退休不退岗”的老警官穿梭在鹏城的大街小巷,将法治课堂带进百余所中小学,把反诈知识送进千家万户,用600余场宣讲,织就一张温情“平安网”。

“老警官”讲师团部分成员

“老警官”的“新课堂”
新警课堂播撒忠诚火种
“我参与侦破的第一个大案,靠的就是走群众路线——这是公安工作的法宝!”在深圳市新警培训班的讲台上,时年87岁的梁达均精神矍铄,声音铿锵。这位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加入警队、曾参与侦破电影《羊城暗哨》原型敌特案件的老公安局长,将毕生经验凝练成《公安工作与群众路线》系列课程。“这身警服,穿上是使命,扛起是责任!”他结合数十年从警经历,在年轻警员心中注入忠诚与担当。
深圳市公安局关工委主任肖广是刑警出身,他开辟的“案例解剖室”,以亲身指挥侦破的案件为教材,解析侦查思路与法律边界。
近三年来,“老警官”讲师团累计为超过2300名新警、辅警开展岗前思政教育,帮他们系好从警的“第一粒扣子”。
反诈宣传守护钱袋安全
“财务人员必看!冒充老板诈骗最新话术揭秘!”不久前,在深圳某工业园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姚一元举着扩音器,站在流水线旁讲解反诈要点。“骗子套路再多,不贪小便宜是关键。”他用真实案例拆穿骗术迷局。老警官龙海元则创新推出“剧本杀”式教学,让工友们亲身体验骗局流程。
他们的课件,随着骗术的变化而不断更新——18次改版,收录32种新型诈骗手法。在深圳多个社区,他们编撰的“防骗口诀”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在华强北经营手机生意的王先生感慨:“听了两次课,对电诈网诈门儿清。”
法治温度照亮迷途青春
在深圳市专门教育学校,深圳市公安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朱建伟以《法律选择题》的游戏,让迷途少年体会“一念之差,天地之别”。曾主管预审监所的他,用真实案例传递法律威严与温度。深圳市公安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邓广生为学员排练“禁毒情景剧”,这位曾经的禁毒支队队长单膝跪地示范抓捕动作,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了解毒品的危害。
驻港部队转业干部谭善爱——那位曾在1997年香港回归防务交接仪式上喊出“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的硬汉,如今手把手教孩子叠“豆腐块”,用耐心让叛逆少年学会说“谢谢”。心理学专家刘康则以温情疏导,重塑“问题少年”的信心:“原来法律也可以有温度。”
学员阿军(化名)说:“老警官以父辈的坚韧与柔情,托起我们回归的青春。”据统计,参与课程的学员再犯率大幅下降,不少人结业时含泪道:“原来真的有人相信我会变好。”
沉浸式课堂润物无声
“银发丹心护幼苗,警徽余热暖鹏城”——深圳市公安局关工委办公室墙上的警旗,映照出老警官的初心与荣光。
“小火快跑,浓烟关门。”在深圳少年警营,“老警官”讲师团讲师、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关工委副主任冯文慈正在为孩子们讲授高层建筑火灾避难逃生的“八字秘诀”。为让孩子们理解交通安全知识,“老警官”讲师团讲师曾育祥把自己装扮成“人形红绿灯”;退休交警槐业义则带孩子们用秒表计算“鬼探头”风险时间。
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营”,老警官们开发出VR消防逃生、地震体验屋等18种沉浸式课程,六年来累计覆盖青少年4万人次。
他们的身影也活跃在校园讲堂——
“李爷爷来啦!”前不久,在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孩子们簇拥着75岁的退休警官李安岗。他擅长用漫画解读法律:把未成年人保护法画成“超人战队”,把禁毒知识编成“星际探险”。老警官林寅自创“安全实验室”,用饮料瓶演示胃胀气警示溺水风险,以鸡蛋模拟头盔体现安全重要性。
“切勿被蝇头微利所迷惑,让你们先垫付资金的兼职刷单或红包返利等,都是诈骗!”10月11日,在深圳市明德外语实验学校,深圳市公安局关工委副主任、“老警官”讲师团团长谷岩以“青少年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与识别”为题,引导孩子们学会识别各种电诈情景,帮助大家增强防诈意识,提高反诈能力。
讲台上,头发花白的老警官倾情讲述,热烈的掌声让他们心潮澎湃。讲台下,充满朝气的青少年听得认真,精彩的讲述让他们收获满满。这场温暖的双向奔赴,让警徽永远闪烁着璀璨光芒。
这正如深圳市公安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远荣所说:“我们只是换了一个岗位继续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