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翠亨新区(南朗街道)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完善“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服务体系,健全制度机制、精准明晰岗位职责、深度优化服务流程,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便利与温暖。
高效服务一键直达
目前,南朗街道综治中心及18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基本完成规范化建设,以各综治中心为关键据点,编织起全覆盖式的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为居民提供多元化、贴心的服务。
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员、治安员人熟地熟的优势,积极开展常态化巡逻排查工作,做到问题早发现、早预警,及时化解邻里纠纷、社区矛盾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漏斗式”矛盾化解模式,实现问题逐级高效过滤、精准分流,确保“事事有人抓、有人管”。针对复杂疑难案件,专门组织调解员、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主动入户调解,将贴心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解决群众的棘手难题。
同时,居民还可以通过“粤平安”和“随手拍”小程序随时反映身边的矛盾纠纷、风险隐患问题,综治中心收到诉求后会迅速进行处置,快速妥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激活智慧治理新引擎
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始终坚持科技赋能,通过“平台整合+技术应用”双轮驱动,构建兼具精准性、协同性与扩展性的基层智慧治理体系。
在技术应用层面,翠亨新区(南朗街道)以“雪亮工程”为基础支点,通过在重点路段、商圈、村落科学布设智能监控终端,并联动无人机空中巡查、停车收费系统人脸识别等多元数据源,构建起“地空一体”的动态感知网络。该网络可实时捕捉交通秩序异常、安全隐患苗头、群众聚集等治理场景信息,经后台大数据交叉分析与多维研判后,为风险预警、处置决策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提升源头治理能力。

“雪亮工程”立体化防控、监控研判室。
翠亨新区(南朗街道)以“粤平安”云平台为枢纽,实现矛盾纠纷调处、欠薪维权、民生诉求等信息共享。同时,将平台功能与综治中心指挥调度、网格员处置等工作流程加强衔接,形成“信息上报—问题分拨—快速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
用真情与机制筑牢和谐基石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起讨薪案件。当时梁某情绪激动,甚至以极端方式讨薪,情况十分危急。我们一边蹲下来耐心安抚,一边从情、理、法多角度开导他。”南朗街道综治中心调解员陈海棠回忆道,了解到梁某是因家境困难才出此下策后,综治中心迅速联动工会介入,通过上门慰问拉近距离,最终引导他走法律途径维权,既避免了事态升级,又帮他解了燃眉之急。陈海棠总说:“群众带着气来,得让他们揣着暖走。”他用倾听化解戾气,以真诚消融矛盾,成为许多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在综治中心,群众的矛盾纠纷得以高效化解。
这样的温情调解,正是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深化多元解纷机制的生动缩影。南朗街道综治中心整合司法、公安、工会、妇联等多方力量,将调解员、驻村法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纳入统一调度,同步嵌入法律援助、困难救济、心理疏导等配套服务,构建起“一个平台受理、多支队伍联动、全链条化解”的实战体系。截至目前,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登记的237宗矛盾纠纷中,234宗已成功化解,化解率高达98.73%,用实打实的成效守护着基层安宁。
强队伍方能固根基。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精心组建了一支“专业+草根”的解纷生力军:聘请18名专业法律顾问提供法治支撑,从村(居)民中选拔111名热心人组成“法律明白人”队伍扎根一线。今年以来,他们累计开展普法讲座50场,参与调解邻里纠纷、宅基地争议、合同矛盾等279宗,成功率超98%。“这些‘身边人’说的是家常话,讲的是明白理,群众更信服。”综治中心负责人说。
从紧急事态的稳妥处置,到细碎矛盾的耐心化解,翠亨新区(南朗街道)通过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用“决心”建强机制,用“耐心”啃下硬骨头,用“爱心”架起连心桥,真正做到让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愈发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