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激情似火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赛场战况正酣。广东奥体中心,跳水选手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深圳宝安体育场,绿茵场上上演补时点球绝杀。从深圳湾畔到珠江之滨,这场体育盛会点燃了城市的激情,也见证着科技与安保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盛大赛事背后,是平安守护的无声坚守。广东公安以“空中+地面”的立体化巡防体系,织就一张全域覆盖、精准高效的安全防护网,让科技之翼为平安十五运会保驾护航。
在深圳市宝安大道与创业路交叉口,一架正悬停巡航的警用无人机发出清晰的提示音:“深圳交警空中巡逻提醒您,骑行电动自行车请佩戴好头盔,请勿在机动车道行驶……”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无人机传回的车流画面,红绿灯配时根据车流密度随时调整。
据了解,深圳公安将警用无人机深度融入赛事安保,由无人机、智能机巢和专业飞手组成的“空中哨兵”,活跃在城市主干道、赛事场馆、高速公路和口岸商圈。无人机不仅是“移动电子警察”,能智能分析车流,精准捕捉违停、逆行等违法行为,更是“空中眼睛”,通过空地协同模式,遇到突发警情能秒级响应,第一时间锁定核心区域,将现场画面实时推送至指挥中心。
随着十五运会赛事在宝安体育场等场馆陆续开展,深圳公安交管部门通过科技赋能、精准执法、全域管控三重举措同步推进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为赛事打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也让居民出行更安心、更顺畅。
在广州,一辆经过改装的纯电皮卡车,成为警用无人机的“移动停车坪”。这款车载双机换电机场,内部集成了高度定制化的无人机部署系统,可同步搭载两架行业级无人机,其核心亮点在于双机自动换电技术,能支持无人机不间断持续飞行72小时,有效突破了续航瓶颈。
在海心沙等重点区域,这套系统大显身手。指挥中心通过可视化调度系统下发任务,无人机即可实现远程操控起降与异地部署全流程自动化。当载体车辆移动时,无人机还能动态规划返航路径,构建起车机协同、智能调度的全新作业模式。
面对十五运会安保的高规格需求,这套装备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地面操作人员可同步操控两架无人机对多区域并行巡视,或采用交替飞行模式对单一重点区域进行全时段覆盖,确保空中防控无死角,尤其在高速公路、江面河道等长条带状区域,以及应急救援现场的长时间动态监控中,它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空中支援,有效提升重点区域见警率,缓解地面安保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