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办证大厅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谢瑜琳摄
户政民警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受访者供图
为深入推进“八大专项行动”,梅州市公安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聚焦老年人日常办理公安政务业务的高频事项及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方式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互补充,推出一系列“适老化”便民服务举措,不断增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安出入境及户政、车管部门在受理大厅共设置老年人专窗134个,为老年人提供免预约免排队服务,并为有特殊情况的老年群体提供“直通车”绿色服务。
直通服务让老年人“少跑腿”
“有了上门办证的服务,我们就不用跑来跑去了!”家住梅城的88岁罗老伯满意地说。
5月13日,梅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了解到罗老伯要办理因私护照,考虑他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且天气炎热,便携带自助办证设备来到罗老伯家中,为其提供上门服务。人像采集、信息登记……不到10分钟,受理信息录入工作便顺利完成。
另一边,5月25日,梅州市公安局户政民警联合东山派出所民警,带着照相馆工作人员及有关信息录入设备,一起来到陈大爷所在的梅州市第二中医院,在陈大爷病榻前展开一场身份证补办“直通车”服务,1个小时内便完成了拍照、身份核验以及相关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今年以来,梅州公安出入境、户政等部门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将办事窗口“搬”进群众家中,为老年人提供“直通车”上门服务,实现“特殊群众上门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很多时候,群众因疾病、年迈、精神状况不佳等种种原因无法亲自到办证大厅办理相关业务,我们都会尽力推出相应的便民举措,从照相、采样、审核、制作等流程上提供‘一条龙’加急服务。”梅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政委叶峰表示。
开展“直通车”服务过程中,梅州公安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除了提供上门“一条龙”服务外,还大力实施“放管服”、“简政放权”等相关举措,在特殊情况下“特事特办”,让老年人“少跑腿”。
第一次来到梅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业务大厅咨询业务的张老伯显得特别紧张,腿脚不便的他被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安排接待。“我们了解到张老伯的儿子的驾驶证马上就要到期,但其本人因为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前来办理,而张老伯什么材料也没准备。这要换作以前,我们是无法为其办理驾驶证延期业务的。”车管所民警介绍,考虑到张老伯年纪较大,来回奔波准备材料办理驾驶证业务不太方便,针对其特殊情况,民警利用“智慧新警务”系统核实张老伯身份信息和相关事实,在讲清政策的前提下,容缺为张老伯办理了其儿子的驾驶证延期业务,第二天再让张老伯补齐相关资料,实现“紧急事情加急办”。
兜底服务给老年人“留扇窗”
“铃铃铃……”蕉岭户政咨询热线接到黄阿姨打来的电话,户籍在梅县、居住在蕉岭的她想向工作人员预约周六办理临时身份证。黄阿姨表示,周一至周五她的儿子、儿媳都要上班,她独自在家照顾年幼的孙子,没法在工作日到户政部门办理证件。恰巧蕉岭户政部门启动了非工作时间预约办证服务,黄阿姨成为享受服务“第一人”,于周末到蕉岭县行政服务中心户政窗口办理了临时居民身份证异地申领业务。
为进一步提升户政服务便利化,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梅州公安户政部门不断优化窗口精细服务,推出老年人办理户政业务绿色便民措施。此前,无法异地申领临时身份证,是办证群众提出最多的“烦心事”。从2020年9月25日开始,在梅州本地级市范围内居住、学习、生活的梅州市户籍公民,可在居住地的任一派出所按规定异地申领临时身份证,同时实现与邮政速递证件业务无缝对接。该措施大大解决了老年群众因身体状况、出行不便等原因无法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申领办证的困扰。
同样困扰老年人的,还有网上及线下自助办证业务。在梅州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从拍照到信息采集录入,24小时的自助办证设备提供的服务方便又快捷。但考虑到部分老年人对自助办理操作流程不熟悉,出入境部门通过人工窗口服务兜底的方式,确保老年人能够高效办理出入境相关业务。
目前,梅州全市已为老年人设置出入境业务办理专窗11个,并有专门工作人员为进入大厅办理业务的老年人开展一对一服务。
近日,70岁的刘阿姨一走进出入境办证大厅,即有一名工作人员迎了上去。经询问得知刘阿姨想办理因私出境通行证后,工作人员将刘阿姨引导至导服填表区,主动协助其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随后引导其至老年人专窗接受业务办理。在办理窗口旁边,还放置了老年人常用的老花镜及放大镜等便利工具,以及救助设备及药品,这让刘阿姨深感贴心。
据了解,为了实现老年人“一站式”办理业务,当前,梅州公安出入境业务针对60岁(含)以上老年人申办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或往来台湾通行证的,从流程上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老年人可直接复用5年内曾办理过的出入境证件照片或居民身份证照片,无需现场重新拍照或提供照片,简化了老年群体办证程序。
“请支付160元证照费用,您可以选择现金支付,或是手机、银行卡支付。”如今,各种移动支付方式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手机非智能机、记不清移动支付或银行卡密码、找不到支付入口等“不便利”因素,限制了部分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方式。针对大多数老年人使用现金付款的习惯,梅州公安政务服务窗口专门提供了现金支付转换服务,方便无手机支付条件或无银行卡的老年人缴纳办证费用。
智慧服务为老年人“搭把手”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年轻人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而大部分老年人却在新技术面前表现得无所适从。作为窗口服务单位,梅州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帮助老年人解决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努力让每一名老年人跟上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年人的辨色、视力甚至视觉搜索能力都会不同程度地下降。近年来,“粤省事”小程序已嵌入出入境政务服务平台,在倡导“足不出户”网上办事的同时,梅州公安出入境部门也在积极探索改善老年人网上办事体验。如今,打开升级改造后的出入境政务服务平台,可以发现操作界面更直观简约,字体增大,页面展示的操作按钮也更为醒目,实现简易化、差别化的定制式操作流程。
而优化代办服务,则是实现老年人“足不出户”办证的有效途径。梅州公安交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拥有行驶证、驾驶证的老年人需要定期审验、提供相关信息。多次改革中实现的“网上办”只是普及了年轻群众,对于老年人来说,不熟悉手机APP和网络操作,则无法享受到政策改革福利。现如今,“交管12123”APP增加了网上亲友代办机动车牌证、驾驶证业务,60周岁以上老年群众可依托家中亲友的“交管12123”账号,实现网上代办车管业务。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梅州交警通过网络媒体宣传,陆续收到网络代办业务申请。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审核,将符合条件的证件邮寄出去即可。
在户政业务办证点的自助办证区,偶尔也会见到老年人的身影,此时他们身旁往往都有一名指导操作的工作人员。近年来,梅州公安户政部门注重加强办证大厅自助设备人工引导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人工咨询、指引等服务和帮助,协助老年人使用自助采集、自助办证设备,让老年人共享智能化政务服务,体验“智慧办证”带来的便捷。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