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子女宣誓。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韦昌鸿摄
营员们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本报记者刘梦晗摄
民警为营员们讲述广东公安英烈事迹。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2020年英烈子女夏令营活动如期举行。8月20~26日,来自广东各地市的15名英烈子女在带队民警的组织下前往贵州,开始为期一周的夏令营之旅。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不同于水域遍布、河网纵横的广东,有着独特喀斯特地貌的贵州可谓名副其实的“山城”。行走在峰林间,英烈子女们既看到了古朴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感受到了先烈们的赤胆忠心,同时还收获了友谊,得到了成长。
●启程,关爱相伴
8月20日,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候机室里,来自惠州的13岁女孩唐堰内心有些忐忑。坐在她身旁的阿姨询问后,才知道这是唐堰第一次坐飞机,于是耐心地开导她。通过了解坐飞机的感受以及注意事项,唐堰心中的顾虑消散了。
这是英烈子女夏令营队伍从广州出发的场景。坐在唐堰身旁的阿姨便是此次夏令营活动的带队民警之一。正如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吴伟在夏令营开营仪式上对参营英烈子女所说:“广东警队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园,广东民警永远是你们的亲人。”作为公安英烈的后代,这群孩子理应受到特别关爱。长期以来,广东公安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也付出了沉痛的牺牲。因此,全面落实从优待警举措,深切缅怀公安英烈,厚待优待英烈家属,及时传递组织温暖,是广东公安不变的担当。
为了确保本次夏令营活动顺利开展,活动全程由2名经验丰富的民警带队。他们对营员们的起居住行做好了细致贴心的安排,同时还有一名医生随行,确保营员们的安全与健康。
出发前,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以及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团省委、省妇联、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领导向营员们表达亲切慰问,并发放了助学金。“牢记党的教导,继承先烈遗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刻苦学习,团结友爱,努力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事业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继承着英烈的血脉,英烈子女庄重宣誓回应热切的关怀。
●行程,收获良多
8月20日18时许,夏令营队伍顺利抵达贵州。从机场到居住的酒店,需要经过急弯遍布的陡峭山路。“太过瘾了!”第一次参加夏令营活动的11岁女孩梁语桐惊呼道。惊险的上山路力证了贵州的“山城”称号,也让营员们对贵州有了初步印象。
在贵州之旅的第一站——黔北重镇遵义,营员们探寻了遵义会议遗迹,品尝了鲜嫩美味的乌江鱼。在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将红色革命的历史娓娓道来,营员们望着眼前复原的陈设与场景,不断遥想那段英雄岁月。“以前都是在历史书上看到,这次可以亲眼见到了。”刚高考完的王诺贤感慨道,“这种既能学习到知识又能学习到党史的活动真有意义!”
在同样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息烽集中营,营员们一一走进“阅报室”与监房进行参观。随处可见的残垣上惩戒的标语赫然在目,昏暗潮湿的牢笼阴森恐怖。对国民党特务残忍暴行感到震惊之余,他们也被英雄们的赤胆忠心所激励,营员张善锦感慨道:“先烈们用生命谱写的英雄事迹将会被我们铭记于心。我们会好好继承先辈遗志,奋发图强,展现英雄后代的风采。”
在贵阳市南明区南明河鳌矶石上,营员们见到了历经四百年风吹雨打仍旧矗立不倒的“甲秀楼”。这座贵阳地标性建筑,见证了贵阳的文化历史,楼上的画甍翘檐、红棂雕窗将江南的温润秀丽展露无疑,营员们无不被眼前的景观所吸引,惊叹于历史的画笔绘就的人文盛景。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千米海拔之上,从观景台向下俯望,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恰如其分地镶嵌在四面山体环绕的喀斯特大窝凼中,宛如在绿色山峦中镶嵌的一颗明珠,蔚为壮观。营员们一睹国之重器真容后,在惊叹独立设计建造天眼的民族智慧的同时,心中的自豪之情也油然而生。“太震撼了!尤其是那个由近万根钢索所组成的复杂索网结构与会呼吸的反射面板材料,都让我觉得好神奇。”来自中山的黎一鸿说道。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在黄果树瀑布景区,路过的游人随口哼起经典电视剧《西游记》的插曲,唤起了不少营员的童年记忆。望着湍急的水流从七八十米的高度飞流直下,随即升腾起大团水雾,营员张文阳激动地告诉记者,他想起孙悟空飞跃天空穿过水帘洞的场景,“太壮观了,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参观完黄果树瀑布,本次旅程也圆满收官。通过几天的游历,营员们学习了贵州的革命历史,领略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参观了壮观的科技工程与自然盛景。在折服于前人的勇气与智慧的同时,营员们也对自己有了更高期许。从书本到实践,夏令营中的游览体验,使每名营员都受益匪浅。
●归程,难舍难分
8月26日,在回程的车上,来自汕尾的吴坚铭眼眶有些湿润。想到即将面临的分别,他希望这趟车程能够开久一些。由于父亲及其他几名亲友的离世,吴坚铭从小就对离别感到无力与痛苦。从初中到高中,敏感脆弱的他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身边几乎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这些天来,面对与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伙伴,吴坚铭慢慢敞开心扉。几乎每天晚上,他都会与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聚在一起互诉心事。“第一次说这么多,你让我跟别人说,我真的说不出来。”吴坚铭害羞地告诉记者。在一旁的营员何建浩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你不用再逃避了,我们都会认真倾听你的心声。”同样坐在一旁的大姐姐淑慧也鼓励吴坚铭说:“你能走出来的,要相信自己!”面对这群只相处了不到一周,却愿意倾听、理解自己的朋友,吴坚铭感觉“太幸运了”。坐在返程的车上,他回想这一周以来的经历,着实不舍。
而此时,坐在吴坚铭身边的好兄弟张善锦也有些难过。他还清晰记得与营员们打开话匣子,是从聊高考志愿开始的。2016年2月24日,在父亲张承志的追悼会上,年仅14岁的张善锦曾向佛山市公安局提出一个要求:“请为我保留父亲的警号!我一定会考上警校,接过爸爸手中的枪!”如今,他如愿被警校录取,他开心地与夏令营的朋友们分享这个消息。在这次夏令营活动中,他给同样立志从警的好兄弟分享了很多经验,在交流中大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无论如何都要自强!”每当营员有难解的心事,张善锦都会用这句话给他打气。也许这句话说出了营员们的心声,作为英烈子女,继承先辈遗志是他们共同的使命。这种信念和精神,让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友谊的种子自然地生发长大。
行程结束后,记者将照片发到夏令营微信群上。看着分别的前一天晚上,自己跟几个好兄弟抱在一起加油打气的样子,吴坚铭默默地将照片保存下来,写下这样一段话:“时光如流水般悄然流逝,七天六夜的短暂夏令营时光已经过去了。在短暂的时光中,我收获了许多,也认识了一群有着相同经历的好兄弟、聊得来的好朋友。每一幕都是宝贵的记忆,每一幕都难以忘怀。所以,我们应该重塑自我,紧握人生的方向盘,以梦为马,描绘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