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少年变形记”“对毒品说不”……在第33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广东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首批教育戒治专家及精品课程正式发布,教育戒治专家通过线上视频讲述一则则戒毒故事,受到热烈反响。这是广东戒毒工作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集中体现。
2018年,司法部印发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意见,明确建立以分期分区为基础、以专业中心为支撑、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衔接帮扶为延伸的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统一设置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和回归指导区“四区”,并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五中心”。据此,广东迅速制定统一戒毒模式建设三年计划,大力推动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在广东落地生根,努力为全国的模式运行提供“广东样本”。
疫情防控期间,戒毒干警通过广播开展教育戒治工作。
戒毒人员正在舞狮舞龙。
“四区五中心”
搭建“四梁八柱”统一戒毒模式
“大家好,这里是女所FM,很高兴今天又和大家相约啦!”每到黄昏,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广播就会传来干警温暖的声音,每天准时收听广播成为戒毒人员最期待的时刻。据了解,该所干警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不断探索新的戒治方法,借助广播平台开设针对性强的戒毒医疗、教育矫正、心理矫治、康复训练和诊断评估等有声栏目,实现“小喇叭,大作为”,让处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戒毒人员同样接受专业规范的戒治矫治。其背后,是广东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扎实推进全国统一模式建设所打下的扎实基础和专业支撑。
按照统一模式建设要求,广东省戒毒管理局分别制定出台“四区五中心”建设标准、管理规定、操作指引,推动全省收治场所按时高质量完成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回归指导区“四区”建设,以及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诊断评估中心“五中心”建设。
省戒毒管理局还积极引导各场所充分发挥专业戒治中心作用,探索出“墨韵太极”“祛瘾健身操”“舞狮操”等一系列具有广东特色的戒治方法,并引进VR虚拟现实、经颅磁和运动康体等一批先进专业戒治设施设备,推进戒毒人员“空中课堂”、远程探访、远程医疗、远程心理云平台等“智慧戒毒”应用。
同时,做好衔接帮扶工作,引导禁毒社工提前介入戒毒人员出所帮扶工作,与广州、佛山、中山、茂名等地建立全员衔接机制,累计与地方合作建成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159个,精准帮扶助力茂名市电白区、云浮市郁南县禁毒重点整治工作。
据了解,目前,全省28个收治场所已有23个通过模式达标验收,27个完成“四区五中心”建设,其余场所年内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以统一戒毒模式为框架,区域分设、专业戒治、医教并重、有效衔接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慧动”戒毒方案
提高戒毒人员身心健康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戒毒人员以宿舍等最小单位实行了临时封闭管理。然而,隔离疫情病毒不中断运动康复。省戒毒管理局及时编制下发了疫情期间康复训练指引,指导全省各场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精编适合室内的运动项目,组织戒毒人员每天开展不少于60分钟的康复健身训练,促进戒毒人员体质增强、身心健康,舒缓紧张情绪。
广东作为司法部的运动戒毒试点省份,2018年以来,省戒毒管理局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为试点,探索开展以“慧引领、慧设计、慧协助、慧运动、慧回归”为主要内容的“慧动”戒毒方案。同时,编写《运动戒毒实务》,开发戒毒人员体质健康智慧型管理平台系统,推动运动戒毒成为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场所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得到司法部肯定。
此外,率先在全国开展戒毒人员考取健身教练助理等职业资格证书,首批参与运动戒毒的试点戒毒人员62%考取了健身教练资格证,部分表现突出的已与华南健身学院等达成就业意向。
“医联体”全覆盖
推进戒毒医疗专业化
“现有一名高血压病号,请您远程会诊。”在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医生现场连线专家进行远程会诊。这是戒毒场所医疗机构与医疗共同体成员单位建立急救合作机制,开通就诊“绿色通道”的具体体现。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医院的戒毒医疗服务,戒毒人员和家属纷纷对此点赞,切实感受到“医联体”为戒毒医疗带来良好服务的优势。
据悉,目前广东所有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医疗机构均已加入社会医院建立的“医联体”,其中有6个场所医疗机构被核定为一级综合医院,25个场所加入“医联体”和专科联盟,23个场所完成或正进行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12个场所完成精神科增设和建成远程会诊系统,依托武警医院等建成专用病房,戒毒人员在“医联体”内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打造普法品牌
荣获十大创新创先项目
近日,依托广东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筹建的广东省禁毒科普馆落成,一个集文字、视频、互动、VR等多形式于一体的科普馆,将成为禁毒戒毒法治宣传的生动窗口和重要平台。广东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着力打造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也在加速推进。普及毒品知识的新书《迷彩魔窟》面世,与《毒殇百度》等拒毒防毒书籍一起形成实用性禁毒戒毒“小百科全书”书系。
一直以来,广东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积极推进禁毒戒毒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场所”等“六进”活动,组织开发了系列毒品宣传课程、书籍、课件,其中“百场万人禁毒知识大课堂”精品示范课程项目获评广东省“谁执法谁普法”十大创新创先项目之一。
同时,挑选业务熟练、授课经验丰富、形象良好、表达能力优秀的基层一线干警组建广东戒毒普法宣讲团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普及禁毒戒毒法律法规和毒品危害知识,年均受众达30万余人次。
未来,广东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将把禁毒戒毒普法宣讲作为服务禁毒斗争、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打造以“广东禁毒科普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戒毒场所普法宣讲团”为主体的禁毒戒毒普法宣讲品牌,努力营造“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社会环境。
防控戒治“两手抓”
责任筑起安全之墙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广东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坚持疫情防控和教育戒治“两手抓”,戒毒干警化身“网络主播”,确保疫情期间依法有序开展教育戒治工作。防疫知识、心理疏导、健康保健、书法音乐等一系列丰富而实用的教育课程,稳定了场所教育戒治秩序,为戒毒人员更好地戒除毒瘾、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在疫情大考面前,戒毒干警舍小家、顾大家,用责任心筑起场所安全之墙,这是戒毒系统近年来积极推进干警队伍建设的成效体现。
“我有经验我先上!”曾在2003年参与抗击“非典”疫情的干警主动请缨投身抗疫一线。“90后”干警在今年的战“疫”中,表现也十分耀眼,参与援鄂备勤的130名干警中,青年干警占总人数的一半。
微视频《十年为“艾”守护》聚焦坚守在艾滋病专管一线的戒毒干警,司法部首部戒毒题材电影选择在广东戒毒场所拍摄……一个个广东戒毒故事广为传播,广东戒毒干警队伍建设不断焕发新活力。
据广东省禁毒办统计数据,经过三年“雷霆扫毒”专项行动、三年全民禁毒工程,全省戒断三年以上未复吸人数从2016年底的21万名增至2019年底的42万名,全省新发现吸毒人员数从最高峰2015年的9.1万名降至2019年底的2.8万名。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作为全省禁毒斗争的主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升一降”充分证明中国特色毒品问题治理体系和中国特色司法行政戒毒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证明以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为代表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模式,是一条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科学戒毒之路。(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