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飓风”专项行动为主抓手,全力开展打击治理、机制建设、队伍管理等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在2017年全国刑侦工作绩效考核中,广东省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单项排名第一,三年蝉联第一。
开展集群打击进行重点整治
按照公安部提出的“省市实战化”和“科学指挥”要求,广东省公安厅2017年共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在国内、国外两个战场发起“飓风”战役16次(国内14次,国外2次),抓获嫌疑人3522名,查冻涉案资金4亿余元,侦破“飓风1号”(广州市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案)、“飓风10号”(缅甸专案)、“飓风19号”(校园贷违法犯罪专案)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专案。特别是在境外战场上,组织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公安机关梳理出位于拉脱维亚、菲律宾、西班牙、柬埔寨等10余个国家的电诈犯罪窝点,并先后6次派员随公安部出国打击,从缅甸、柬埔寨等国抓获并押解带回嫌疑人166名(台湾籍14人)。通过密集发动飓风集群战,广东省在全国“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中,破案数、抓获违法犯罪人数、止付涉案资金数等多项数据一直稳居全国前三。
针对茂名电白地区“猜猜我是谁”类地域性电信诈骗犯罪,省公安厅组建高规格、多警种参与的工作专班常驻茂名电白督导重点整治,积极协调茂名、电白公安机关及各有关部门,强力支持、推动电白地区打击整治各项工作开展,电白区涉“冒充领导”类电诈案件大幅下降,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由原来的“钉子地”逐渐变成“示范区”。 2017年4月21日,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在广东省茂名电白召开“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会,公安部副部长李伟对广东省重点地区打击整治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同年11月29日,茂名电白被国务院联席办予以“摘掉”电诈重点地区“帽子”。
严打关联犯罪做强反诈平台
2017年,广东省坚持对电信网络诈骗上下游犯罪依法全面打击,斩断犯罪链条,会同无线电管理部门及质检、工商、民航等单位,缴获“黑广播”设备180套;打掉“伪基站”犯罪团伙20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88名,缴获“伪基站”设备454套。
针对网络电信诈骗的源头,广东警方深入开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案行动,抓获该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18名,缴获被贩卖公民信息数6亿余条,总战果位居全国第二。此外,广东警方联合省通管局组织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打击非法互联网宽带接入行为专项行动,抓获嫌疑人50余名,查处、取缔非法互联网宽带一大批。
广东警方还创造性将省市两级反诈中心运行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制定考核细则,并派员赴各地反诈中心进行督导、检查,通过通报、约谈等形式,跟踪问效,确保反诈中心各项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切实发挥其“以专制专”的实战功能及在“四合一”平台中的独特作用。2017年,省市两级反诈中心累计劝阻疑似被骗事主17.35万名,避免经济损失24.7亿余元;成功止付涉案银行账户5.5万余个,累计止付赃款7.3亿余元;成功为960名事主返还冻结涉案资金共计近9667万余元,止付数和挽损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工作机制提高专业水准
广东警方与银行、运营商等联席会议核心成员单位密切联动,实行警银、警信月度例会,建立公安机关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协作机制、预警防范处置机制等新举措,并探索出一条“省厅主导、三级捆绑、紧盯资金、打击取款”的工作新机制,以资金流为突破口,紧盯境内取款人,实现模式化快速侦办,连续侦破20余起超百万元假冒公检法类电信网络诈骗案,抓获台湾籍入境取款嫌疑人40余名。同时,广东警方深入贯彻执行《广东省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账户资金应急处置办法》《广东省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电信协作机制》《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规定,破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资金流”“电信流”的查控、执法办案等难题。
广东省公安厅新增设“新型刑事犯罪侦查处”,专职负责全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研究和打防工作。并从基层公安机关抽调7名民警组成反诈合成作战工作专班,实行24小时值守,为涉案资金流、信息流的日常处置、线索分析研判、案件侦查打击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举办2期覆盖县(区)级公安机关的全省性反诈业务培训班,极大提高了全省反诈民警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除此之外,广东警方还大力提高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力度:一是与广东电视台、南方报业集团开展深度合作,针对各类高发电诈案件手法,通过制作投放公益广告、走马字幕,策划“校园贷”“反诈中心一周年”系列专题报道等方式,有效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引导舆论;二是针对已破“飓风”专案,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向公众解读新型电信诈骗犯罪手法;三是举办“微电影大赛”“反诈达人”评选大赛等大型线下活动,扩大宣传影响;四是按照国务院联席办统一部署,组织全省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形式多样、亮点纷呈的宣传活动。(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