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手机号、验证码成为诸多网络平台的主要“通行证”这一机会,一种被称为“打码平台”(又称验证码平台)的黑色产业悄然而生。记者昨日从广州警方获悉,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新组建的打击新型犯罪专业队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系列案,近日在黄埔区东区街、萝岗街、长洲街连续捣毁3个“卡商”犯罪窝点,先后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电脑30多台、猫池100多套、手机卡40000多张等作案工具。
警方揭秘“打码平台”黑色产业链
想在某网络平台注册一个用户,但又不想使用本人的实名手机号进行注册,有什么办法?这些想法,也许都曾经不经意地在我们的脑海中出现过,但是在不法分子眼里,这些想法却成了他们发达的“商机”。
黄埔警方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通过一台手机就可以足不出户参与社交或享受各种服务。而手机号码、验证码则成了许多网络平台的主要“通行证”。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一种所谓“打码平台”(又称验证码平台)的黑色产业悄然而生,不法分子利用验证码非法获取利润。
在“打码平台”的黑色产业链中,“卡商”起到了关键作用。
“卡商”,主要是指拥有大量手机卡的用户,其通过使用“打码平台”提供的软件,大量注册各类网络平台账户,并自动将收到的验证码短信发回到“打码平台”,“打码平台”随即将对应的手机号码、验证码直接发给下游的各类“客户”使用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在此过程中,“卡商”的任何手机号被使用一次,则可获得相应的收入。而下游客户往往与网络欺诈、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密切相关,“卡商”也成了当前电信诈骗犯罪突出的幕后黑手之一。
“卡商”大量收购“企业卡” 通过猫池发送短信
据嫌疑人供述,大量的无名手机卡主要来自以企业或单位名义购买的手机卡,这些卡无个人实名登记,俗称“企业卡”。一般而言,“卡商”都是直接跟“打码平台”合作,通过猫池将验证码自动发给“打码平台”,“打码平台”向“卡商”支付报酬,每条信息收费在1角至3元不等。
猫池,是指有通信模块、可收发短信、支持多张手机卡同时使用的设备,一般有8槽、16槽的(即可以同时插8张或16张手机卡)。只有通过猫池,才能实现多张手机卡同时作业,大量收发短信验证码的效果。
实际上,“卡商”因持有大量的手机卡,除了可以注册各类网络账号,还有刷优惠、刷流量等业务,总而言之,凡是跟验证码有关的产业,他们都有涉足。
专案组透露,例如在警方此次侦破的系列案中,曾某、杨某在归案前刚刚接下一宗“生意”:刷网络抽奖。据嫌疑人交代,某大型饮料企业近期在网络上推广抽奖服务,每个手机号码只有一次抽奖机会,于是他们就利用自身持有大量手机卡的优势,通过“打码平台”为下游客户提供不同手机号及验证码服务,增加抽奖机会。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