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珠海市行政执法全过程精准普法工作指引》出台。这是广东省首部专门规范行政执法全过程精准普法工作的系统性指导文件。
《指引》突出工作融合,着力破解执法与普法相脱节、针对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建立全过程融入机制,推动执法流程与普法工作相衔接。《指引》将行政执法全过程普法具体化,明确执法单位在立案、调查、决定、执行等执法场景中开展针对性普法工作的具体方法。要求执法人员需根据相对人的身份特点、认知水平和行为性质等因素,灵活运用口头告知、文书说理、案例解读、风险提示、合规建议等多种方式,让法律知识“活起来”“落下去”,切实增强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指引》聚焦行政执法全过程的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等5个关键环节,分别提出精准化普法要求。在行政许可环节,重点要求对不予许可、告知承诺及现场核查等情形进行释法说理;在行政检查环节,重点要求推行“检查+普法”模式,通过发放指引、合规建议等方式引导企业守法;在行政处罚环节,重点要求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于告知、听证、决定书中融入法理阐释;在行政复议环节,重点要求加强审理过程中的法律解读和争议疏导,促进纠纷实质化解;在行政应诉环节,重点要求围绕行政行为合法性与适当性充分说明事实与法律依据,配合法院定分止争。
《指引》还提出构建长效机制,从强化普法能力建设、建立案例释法制度、创新智慧普法、强化评估反馈四个维度推动普法工作常态化开展,进一步完善普法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