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学放学时段,交警全力保安全。记者景国民摄
揭阳交警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陈淼佳摄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广东交警发布2020年度全省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涉及未成年人伤亡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下降4.7%、17.6%、3.5%。
长期以来,广东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开展课堂内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大力实施“开学第一课”、打造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创建少年交警队、发起“微光计划”4项工程,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知危险会避险能力,全力预防和减少少年儿童交通事故,护航孩子们平安成长。
1
开展“开学第一课”
近期,河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连续走进当地3所学校上交通安全课。活动中,民警结合学生出行习惯、学校附近交通实际情况,告诉孩子们上下学期间如何安全出行。
这是广东交警进校园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宣教活动的生动缩影。
道路交通事故是未成年人伤亡主要原因之一。省公安厅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就儿童来看,由于其心智发育不成熟,自主感知识别危险能力低,再加上身材矮小,不易被驾驶员发现等原因,易发生碾压事故;而青少年自我保护、自我约束意识相对较差,则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尤应注意的是,少年儿童易受道路交通事故伤害,与学校、监护人等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缺位密不可分。”
近年来,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已成为广东交警开展交通安全宣教活动的品牌栏目。如在去年秋季开学季,省公安厅交管局联合省教育厅开展“看不见的危险”交通安全第一课线上线下活动,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承办,并制作公开课程二次传播。“我们把交通安全体验现场搬进课堂,采用VR全景等新技术,让孩子边玩边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广州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总观看人数超2000万人次,单场活动覆盖人群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省公安厅交管局去年专门出台工作指引,要求在开学季、放假前、安全教育日、儿童节、全国交通安全日等节点实施“三个一”规定动作,即上一堂交通安全课、组织学生及家长签订一份《文明出行交通安全承诺书》、发一次交通安全提示短信。
如何更好寓教于乐?广东公安交管部门一直致力探索。
早在2017年,省公安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历时半年编写了一套富有广东特色的《广东学生道路交通安全读本》;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也陆续推出《交通安全西游记》系列动漫读本、道路安全小怪兽系列动画、《平安骑行》主题歌曲等交通安全作品,在广东中小学、幼儿园中广泛传播。
2
打造宣教基地
“要是没系安全带,我就飞出去了!”近日,梅州市交通安全宣教基地迎来30余名前来体验的小学生,一名学生在体验高速状态下车辆发生碰撞的模拟场景后惊叹道。在“酒驾体验区”,参与体验的学生还戴上特制眼镜,在模拟“车道”体验了“醉酒”状态下,无法精准操纵驾驶的滋味。
“生命只有一次。通过现场讲解学习、模拟驾驶场景体验、3D观影等,能帮孩子们增强自身法律意识、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梅州交警介绍。
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之外,也有寓教于乐的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好去处,2012年起,广东交警在省内建立32个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实现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全覆盖。其中,珠海、阳江等10地市还探索建立了少年儿童交通安全宣教基地。
记者注意到,为最大程度覆盖所有交通安全参与者,切实提高交通安全宣教基地使用率,广东各地目前主要还是利用现有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常态化开辟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体验专区,在开学季等节点组织学生前来参观体验等,致力于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
如广州交警长期依托市、区教育部门和社会公益企业等力量,先后打造广州交警道路安全驾驶教育基地、青少年汽车科普展厅、广州市儿童公园儿童交通安全体验园等交通安全宣传阵地,真正做到对成年、青少年、儿童各年龄段交通参与者安全教育全覆盖。东莞交通安全宣教基地由儿童青少年宣教活动区和机动车驾驶人体验区组成。在儿童青少年宣教活动区,东莞交警设置了认识道路交通标志标牌、安全知识趣味问答、小交警指挥交通等体验项目。
“各地通过‘声光电’等多手段运用,积极探索将身边涉学生交通事故案例‘搬到’宣教基地,教育引导孩子们认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省公安厅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另据了解,省公安厅交管局专门部署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联合地方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学生到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开展体验学习,或组织民警到辖区学校上交通安全课等,每学期不少于4课时,中小学校教育覆盖率100%.
3
创建少年交警队
5月27日上午,揭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西岐学校举行揭阳市少年交警队成立仪式,为该市首支少年交警队授旗;5月21日,汕头市潮阳区首支少年交警队在金浦街道郑云章学校成立……
南粤大地,一支支少年交警队如雨后春笋般亮相。
这是广东交警积极拓展课堂外的交通安全课的又一积极尝试:今年3月29日,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在省公安厅交管局及广东警官学院指导下,由中国交通频道·广东联合锐警少年警训打造的广东少年交警队正式启动。
“组建广东少年交警队,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示交警职业特征、工作特点,用更加灵活、更具亲和力的方式开展警民公共关系建设。另一方面,‘小交警’们在参与交通安全公益活动时,也能学习和增长交通安全知识,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将交通安全知识传递给家长。”省公安厅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提高学生们参与热情,广东少年交警队实行会员制户籍化管理,所有队员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注册登记,并设置特制警号、级别,通过参加线上、线下活动方式进行积分升级。同时,根据参与设定活动频次、表现、完成度等指标,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奖励可换取特制服装、勋章,还可根据积分晋升队内等级。
据悉,广东少年交警队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已有1100余名中小学生报名。今年,省公安厅交管局将组织开展首届“广东省少年交警手势操大赛”“广东省少年交警主持人大赛”等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少年交警队的关注和支持。
4
发起“微光计划”
今年春季开学季,小华在姑父姑母帮助下,从韶关南雄乌迳镇一个村小学转到南雄市区某学校就读5年级。长期关注小华生活和学习情况的湛江交警詹警官告诉记者,小华正从车祸丧母之痛中走出来,逐步适应新的学校环境。
每场交通事故背后,常伴随着一个个家庭的生离死别。交通意外中失去情感和经济支柱的少年儿童,如何继续生活和学业?去年12月,省公安厅交管局联合保险行业发起“微光计划”,通过设立道路事故教育发展基金,为因交通事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提供长期帮助。小华便是受助者之一。
去年5月,家中唯一劳动力、小华的母亲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被撞身亡,留下他和精神四级残疾的父亲、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小华的班主任说,小华很懂事,读书也很刻苦,家中突遭变故,对11岁的他打击很大。
道路事故教育发展基金成立后,爱心企业捐赠首期10万元爱心助学金,帮助10名因交通事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小华是这批受捐助学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2日,广东省第九届“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现场,小华在广东交警邀请下,第一次阔别小山村,来到深圳。这段宝贵经历,开启了他“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即使是一束微弱的光,也能照亮孩子脚下一段路。由广东交警发起的这场爱心行动,不仅缓解了孩子们的家庭经济压力,更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正研究‘微光计划’2.0版,即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给因交通事故造成暂时性困难的未成年孩子提供临时救助,提升援助的‘广度’。同时,从重点个案入手,长期跟踪、帮助重点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孩子,做强援助的‘深度’。”省公安厅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