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潮州市司法局通过贴近基层、灵活多样的方式,扎实开展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尝甜味、提鲜味、品法味、添辣味、重党味,使为民办实事“五味”俱全有“嚼劲”,提升人民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解民之忧尝甜味
“现在的政策真的是太好了,不仅免费提供法律援助,还让我自己选择信赖的律师。”吴阿姨说。
近日,在法援律师帮助下,吴阿姨拿到了司法救助款,心怀感恩。
据了解,潮州市司法局创新服务理念和方式,推出法律援助“点援制”指派制度,由申请法律援助的受援人在法律援助机构建立的“点援制”律师名册中自主选择律师,提升了受援人的法治获得感,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此外,潮州市司法局努力推进公证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从5项扩大到44项,缩短12类公证事项的办证时限,推出公证人员“代跑腿”、上门送证、为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办理免费遗嘱公证等便民措施,推出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创新方式提鲜味
潮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免罚清单对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免罚,回应了社会需求,有助于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据了解,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潮州司法局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联合市市场局发布首份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免罚清单”,联合市文广新局发布首份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清单,使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此外,为了捍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潮州市司法局在全省首创采取“伴随式”执法监督方式。
4月27日,潮州市司法局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专项督察,随机抽取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作为执法检查对象,采取执法督察人员跟随参加行政执法检查的方式,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和评价总结,有效解决随意执法、任性执法、执法检查“不深不透”等问题。
“典”亮古城品法味
近年来,潮州市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古城区涌现大量的民宿客栈和茶馆。截至目前,潮州市古城区共有民宿客栈120多家。
为提高潮州市民宿客栈、茶馆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营造潮州古城区区域治理的良好法治氛围和营商环境,5月8日,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市文广旅体局、市韩江公证处与湘桥区司法局、区普法办在湘桥区西马路驿境客栈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送法进民宿客栈活动,开设法治讲座,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重点讲解民法典中的租赁合同、隐私权保护,消防安全责任、公共场所卫生和《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的内容,提升相关从业者依法经营管理、防范风险的能力。
除此以外,通过在客栈的每个客房放置宪法、民法典、旅游法、禁毒知识、精准防控平安出游等宣传图册,在客栈休闲区域设置公共法律宣传资料书架,放置宪法、民法典、旅游法以及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指南,让公共法律服务进驻民宿客栈。
规范执法添辣味
为了使人民群众、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属对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起执法案件办理感到公平正义,潮州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部门根据《社区矫正法》及广东省社区矫正工作有关规定,出台社区矫正审批权责清单。
该清单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履行的社区矫正权责进行全面归纳梳理,逐项明确了社区矫正执法主体的权力责任、行使权力与履行职责的依据以及权责运行的程序,从源头上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的发生,实现了“法无规定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确保各项社区矫正职能的全面正确履行,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志愿活动重党味
这一天,党员志愿者来到五保老人张伯家,为张伯送上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和小礼品。
4月23日,潮州市司法局第三党支部到潮安区金石镇开展执法监督护民系列志愿活动,党员志愿者和金石镇领导、执法人员进行座谈交流,讨论存在困难,协调解决存在问题,赠送执法工具书——《行政执法实务工作手册》。
此外,党员志愿者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向群众发放行政复议、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宣传资料,详细介绍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申请期限、书写行政复议申请书的注意事项及提出行政复议申请须提供的材料,鼓励群众遇到行政争议时通过行政复议渠道维护合法权益、解决行政纠纷,针对群众关心的重点、疑难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据介绍,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余人次。此举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复议机关的信赖感,提升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
(法治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