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各政法单位充分发挥职能,针对治安、纠纷调解、便民服务等方面160多项事务,有条不紊开展工作,努力把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查纠整改重要举措,推动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工作有温度、得民心、见实效。东莞法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增加延时办理、一窗办理、网上办理等功能,推进“最多跑一次”服务转型。
松山湖法庭周末不打烊,金融调解有办法。
东莞市公安局推行公安“一窗式”模式,将分散在各部门受理的187项涉民生类业务进驻市民服务中心,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窗口集中同一场所办事服务,推动全市33个镇街(园区)公安“一窗办”,实现“就近办、一次办”。群众窗口办事时长(含等待时长)较改革前缩短33.7%,居住证制发时间从1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户政非即来即办时间从11个工作日缩短为8个工作日。
东莞公安创新“一窗办”服务
聚焦民生难点堵点
突显新成效
开展基层矛盾排查化解专项行动,聚集重大涉稳问题和突出信访个案开展全面排查,对排查台账实行清单式管理和领导包案,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
市第一法院东城法庭与岗贝社区《诉源治理共建协议》签约创新“四千”战法,即想尽千方百计,费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家万户。全力推进反诈攻坚战、全民战,实现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5.8%.在关爱特定人群方面,探索帮教异地协作保护机制,首次办理附条件不起诉异地帮教业务,不断提高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质效。针对老年人、重点企业和重点单位,推出“贴心办”“上门办”“专场办”“跟进办”等“四项办”服务。
搭上科技创新快车
提升新体验
东莞法院搭建破产智慧审判平台,实现管理人与法院、债权之间的高效互动,研发的“案件程序性信息自动告知软件”,实现了刑事案件起诉后24小时内短信告知辩护律师。市公安局优化“掌上办”事项,全面清理取消149项涉及公安的证明事项材料,做到“足不出户,掌上办证领证”。市检察院通过“东莞检察”微信公众号和12309检察网,构建云检察平台。
立足法治服务示范
创立新机制
东莞进一步完善政法综合服务体系,开展“减证便民”工作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依托镇街司法分局建立法律援助办事处,工青妇残、医调委、法院、检察院、看守所及驻莞部队等社会团体和单位成立具有行业特点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各村(居、社区)及有关行业、企业调委会设有法律援助联络点(联络员),实现“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并开发手机移动端法援建设,提速法援到位。
(长安评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