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深圳市检察机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检察白皮书》,介绍近3年来深圳检察机关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情况、主要举措、办案纪实和电信案例,配套编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例读本》,旨在震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根据办案数据统计,近3年来深圳市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整体呈高发态势,2019年是诈骗案件数最高的一年,全市检察机关办案数同比增加38.3%,人数增加139.6%;2020年开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数激增,案件数同比增长53倍,人数增长42倍。2021年上半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审查逮捕人数已成为深圳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中的第二大犯罪类型,占全部审查逮捕人数的十分之一。
“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余新喜介绍,深圳检察机关始终以高度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投入到专项行动中。一方面,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机制优势,市区两级检察院合力办案,准确把握证据标准和具体适用法律,确保案件质量;另一方面,发挥捕诉一体优势,成立检察专案组,选派业务骨干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从提前介入到庭审,提升办案效果。
深圳检察机关与市公安局联合出台文件《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工作机制》,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协作配合机制;与市中院、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确定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案件管辖问题的指导意见》会议纪要,规范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的管辖问题。
在办案中,深圳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重点惩治在电信诈骗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员,对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年人等以教育、挽救、惩戒和警示为主,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惩戒和刑事打击手段。着力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白皮书》中的办案纪实及典型案例中大部分被告人均能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当庭认罪悔过,充分发挥了刑罚的教育功能。
深圳检察机关向侦查机关阐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类案的取证问题,建议网络监管部门加强审查义务,引导商家合法销售电话储值卡,规范电信运营商及各大电商平台的卡密销售,意见建议已被采纳,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例读本》作为《白皮书》的配套资料,共选取了深圳检察机关近年来办理的10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25个典型案例,既有关键词和案情介绍,也有处理结果,最后再把重点放在如何防范上,还配上了插图,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公益宣传并不少,但几乎都是在劝告老百姓提防不要上当受骗,较少正面宣传司法机关的打击工作,没有真正体现出国家刑法严惩犯罪、警示不要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一面。”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刘山泉介绍,对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读本》特别增加了“处理结果”条目,旨在告诫所有人,刑法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绝不手软。
下一步,深圳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强与侦查机关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施常态性提前介入,引导侦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证明难、认定难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对基层院的指导,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形成合力,保证案件质量。进一步加强案件出庭公诉工作,细化案件指控内容,切实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保证庭审效果和判决效果,延续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