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到“平安客厅”与民警交流。
开展反诈宣传。
警务人员带领志愿者在公园开展夜间巡逻。
夏日傍晚雨后,肇庆市鼎湖区空气清新,远处的鼎湖山若隐若现。记者看到许多居民在悠闲散步,湖光山色下的鼎湖区诸社区一派祥和气象。
自2019年下半年至今,肇庆市公安局鼎湖分局借鉴“枫桥经验”,以“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为要求,依托警务室服务升级,探索警民联调机制,创新平安共治模式,努力打造来客暖心、警民同心、群众放心的“枫桥式警务室”,创建“平安客厅”社区警务室,为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夯实平安根基。
群众常来坐一坐
走进鼎湖公安分局桂城派出所的桂城一居“平安客厅”,记者看到绿植摆放在绿色布艺沙发旁,桌上放着杂志和报纸,墙上是警务活动照片墙,还写着一行大字——“倾听您的声音疏导您的困惑解决您的诉求”,让人感觉如家一般温馨。
民警陈品强已从警23年,现在是该客厅负责人。谈起“平安客厅”的创建,他颇有感触:“桂城派出所距离这里较远,警力也不足。更重要的是,不少纠纷本身适合就地化解,并不适合到派出所解决。现在有了‘平安客厅’,群众办事方便了,调解也容易了,更提高警务效率。”陈品强说。
“以前群众有矛盾都不愿意去派出所,觉得很严肃,甚至有的会有抵触情绪,纠纷调解有时会陷入僵局,现在在这种客厅式环境下,氛围好了很多。”辅警阮洪福在一旁补充道。
据了解,为给群众提供一个如家庭般的氛围,鼎湖公安分局挑选7名经验丰富、熟悉民情的民警,各带领2名辅警开展工作,通过联合当地居(村)委会干部、司法所人员、律师等,力求为群众提供最方便到位的服务。
在桂城一居“平安客厅”旁,就是该社区的长者餐厅,社区老人在餐厅享受物美价廉的餐饮服务后,还会来到“平安客厅”坐着聊聊天,向民警说说辖区的家长里短。
在位于鼎湖区富廊村委会旁的莲花派出所富廊村委“平安客厅”,记者见到了曾荣立三等功、今年已59岁的莲花派出所民警邹伙木。
“乡村本来就是个熟人社会,村民互相认识、熟悉。以前村民有矛盾都不想到派出所去调解,觉得麻烦,但有了这个‘客厅’,一下拉近了村民和我们的距离,他们越来越习惯到‘客厅’来解决问题,许多难以调解的事情也喜欢先来找我,这是对我们工作极大的认可。”说起“平安客厅”的工作,邹伙木显得很自豪。
在桂城一居“平安客厅”和富廊村委“平安客厅”采访期间,记者注意到群众络绎不绝,即使没什么事情,他们也愿意来这里坐坐。“这里随性、舒服、自然,就像他们自己的家一样。”桂城派出所负责人张建辉笑着对记者说。
不分昼夜解民忧
自“平安客厅”建立以来,桂城派出所民警最大的感受就是:警情少了,案件少了,恶性事件更少了。
“大问题很多时候都是由小问题引发,小问题又是由更小的问题、纠纷导致,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问题消除在萌芽时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整体工作量,也避免恶性案件的发生。”陈品强对记者说,“另一方面,‘有事情,找警察’已经成为群众的普遍共识,我们也要对得起群众的认可。”
沿着这一思路,“平安客厅”致力于倾听社区群众声音,协助解决辖区街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加强社区综合治理工作。
“不分昼夜为民解忧”是陈品强收到的诸多锦旗中的一面,这是社区居民黄女士送来的。
原来,经商的黄女士一时大意,遗失了手机,而手机上面存有大量生意信息,也绑定着多张银行卡,必须尽快找到,否则有可能造成巨额资产损失。当黄女士慌慌张张地跑来“平安客厅”求助时,民警先详细向其了解曾经到过的地点并描绘出大致路线,然后马上组织志愿者和街坊邻居挨家挨户上门询问。经过一下午的忙碌,黄女士的手机终于被找回。
由于肇庆新区建设如火如荼,莲花派出所富廊村委“平安客厅”辖区内多个村庄正在大兴土木,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土地纠纷。为了将此类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邹伙木带领辅警和联防队员频频在村里巡逻走访、实地调解,或者将矛盾双方带到“平安客厅”喝茶聊天。“喝喝茶,聊聊天,你让一步,我让一步,天大的事情也能化解。”邹伙木对记者说。
多元力量齐参与
在鼎湖区的每个“平安客厅”,都有这样一群热心街坊,他们不计报酬,没有职位,怀着“为平安社区出份力”的初衷,用各种方式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认真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后,鼎湖区警力一时捉襟见肘,志愿者们便主动协助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协助设卡守护、筛查外来人口,每天都奋战到凌晨两三点。今年上半年,在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时段,志愿者们利用下班时间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反诈知识,还在辖区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力求把反诈知识宣传到每一个角落。
“他们还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协助民警进行纠纷调解,处理各种问题时,常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论是熟悉民情、了解民意的‘社区百科全书’,还是在各类领域砥砺奋斗数十年的专业人士,或是通达人情、颇具经验的调解达人,大家都聚集到‘平安客厅’里面高谈阔论、集思广益,困扰群众的难题很容易就迎刃而解。”陈品强告诉记者,热心街坊已成为“平安客厅”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
今年已经58岁的谢顺南曾做过20多年的社区党支部书记,有着丰富的调解和社区工作经验,现在他几乎每天都会到“平安客厅”看看:“每天都来转转,看看能不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他一样的,还有山丰律师事务所的谭律师、桂城司法所的周浩文以及其他一批热心的老街坊,他们协助陈品强将“平安客厅”打造得日益温馨。
辖区里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双方曾因小纠纷引发斗殴,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法律制裁。该事主刑满释放回家后,邻里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双方互相举报报警十余次。
“平安客厅”对此纠纷进行了全方面调解,一方面,陈品强带领辅警和其他志愿者,多次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法治教育、法律知识宣传,让双方形成换位思考、敬畏法律的意识;另一方面,谢顺南和区人大代表对纠纷双方多次进行走访,组织认识纠纷双方的热心群众当“和事佬”。经过近半个月的调解,当事双方逐渐解开心结,都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和和睦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这起邻里积怨多年纠纷终于得到化解。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