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上岗前需进行酒精检测。本报记者欧汉华摄
公共交通与群众关系密切,汕头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公交安全防范工作,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动协作,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防范主体责任,创新方法,强化安保措施手段,完善警企联动机制,组建公交乘务管理人员(安全员)队伍,跟车加强安全防范工作,着力排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聘请公交司机为安全员
日前,汕头市公共交通总公司14路司机张浩然来到车站上班,调度员黄楚兰对其进行酒精呼气测试并测量其体温是否正常,若酒精测试仪有显示曲度或者体温不正常,则立即让其停班。检测合格后,张浩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公交车的轮胎气压是否正常、灭火器压力是否足够、车载监控是否正常等,随后才按规定时间将公交车驶离车站。
记者留意到,张浩然手臂上佩戴着“义务监督员”的袖章,一路上有乘客上车时,他都会提醒乘客佩戴好口罩,配合测量体温,不要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上车。张浩然告诉记者,自今年9月初被汕头公安聘请为“义务监督员”(安全员)后,其责任心更强了。“作为公安机关聘请的安全员,我有义务保护公交车安全、群众安全。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和可疑人物,我更加有底气去检查。”张浩然表示。
乘客张女士也告诉记者,看到司机佩戴了“义务监督员”的袖章,他们也更有安全感了。“司机多了安全员的这一重身份,责任感会更强,会更重视旅客安全以及行车安全,我心里感到很踏实。”张女士说。
警企联动扎牢安全篱笆
据介绍,为加强群众的出行安全,汕头各级公安机关探索创新机制,持续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发动公交车安全员、“义警”、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投入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堵塞公交车运行安全漏洞,建立以汕头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巡防力量为主体,警民合作、警企联动的公交领域巡防工作机制。
9月10日,汕头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来到市公交总公司为公交车司机上法治宣传教育课,并聘请1251名公交车司机为“义务监督员”,为他们颁发聘书、“红袖章”1251份,指导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公交车安全,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共同维护公共交通行业治安稳定。该支队还定期走进公交公司对员工开展应急防范技能培训;发放《致司乘人员一封信》5000份;加大巡防力度,与公交公司建立联勤会议制度,落实重点部位、重点站台巡逻防控。
在公交车上,该支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方式宣传安全乘车、紧急疏散等知识,同时在公交车内张贴国家反诈中心APP宣传海报,供乘客扫码下载安装,还到公交站台、校园等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用心用情延伸便民服务
在做好公交车安全防范工作的同时,汕头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用心用情延伸便民服务举措,切实让群众的出行更舒心。
8月27日16时许,一名外籍男子神情紧张地来到汕头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值班室报警求助。值班民警经沟通得知,该男子名叫Ahmed,是浙江大学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其刚从浙江杭州乘坐高铁来汕头,后转乘181路公交车到达市区。然而下车后,Ahmed发现自己将一个装有重要文件的蓝色文件袋遗留在公交车上。
Ahmed无法提供所搭乘公交车车牌号码,民警遂立即联系公交公司排查Ahmed可能乘坐的车辆,并通过公交车智能平台与当班司机联系,让司机停站时帮忙在车厢内查看是否有Ahmed的蓝色文件袋。在公交公司的积极配合下,民警收到一名公交车司机反馈,称在其驾驶的公交车的座椅缝隙处发现一个乘客遗留的蓝色文件袋。
当天19时许,Ahmed拿到了他的文件袋,经现场核对确认袋中财物和资料完整无缺,他激动得连声道谢,称赞汕头民警对其的真诚帮助。
群众利益无小事。8月23日,该支队帮一名刚被单位录用的大学毕业生找到其遗落在公交车上的重要资料;29日,帮一名女士找到其遗失在公交车上的手机……虽然这只是汕头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工作中的小事,但对于遗失物品的群众来说,都是关乎其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该支队用实际行动贴近群众,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8月以来,汕头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组织民警、职工等累计捐赠4万余元,设置“爱民茶水点”,每天不间断为过往群众和游客免费提供茶水。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