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东各地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适老诉讼服务”,为老年人打官司提供便捷、贴心的定制化服务、无障碍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司法需求,切实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守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深圳:“惠老二十条”
助老人诉讼无忧
“我只有一台老人手机,平时就用来打打电话,什么扫码呀支付呀这些我都不懂。”七十多岁的叶奶奶来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申请,导诉员在询问并登记其基本情况后,为她开启了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
一名志愿者帮叶奶奶打印了案件生效证明,然后在叶奶奶口述下,协助起草申诉状、填写地址确认书,并整理好立案材料。随后将叶奶奶引导到特殊群体优先专窗提交材料,三十分钟不到,叶奶奶的立案申请便处理完毕。
今年以来,深圳中院立案庭立足特殊群体涉诉实际,聚焦老年人的司法需求,推出了“惠老二十条”诉讼服务举措,提供绿色安检通道、安排专人导诉、诉讼文书代写、专窗优先立案等无障碍服务,着力解决他们在参与诉讼中遇到的难点、痛点,为他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贴心的诉讼服务。
佛山:化解母子隔阂
助老人安享晚年
近日,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员上门为九旬老太梁某办理赡养费退款手续,同时化解了一桩长达十五年的家庭矛盾纠纷。
梁老太因儿子巫某长期不去看望她,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巫某支付赡养费。经法院判决,巫某每月15日前应支付赡养费2000元。判决生效后,因巫某未主动履行,梁老太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员前往巫某住所调查,就审判程序、赡养费计算的依据、执行流程等向其作出详尽解释,消除其对法院判决的不理解。巫某向执行员讲述了他与母亲、兄弟之间的矛盾纠葛,执行员遂从母子亲情、法定义务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耐心说服,巫某已经足额履行赡养费。
考虑到梁老太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执行员决定上门为其办理收款账户确认书签名手续,同时努力促成两母子相见,消除他们的家庭隔阂。
茂名:司法惠民中心调解
助老人兑现执行款
近日,茂名高州市人民法院借力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联合法律专家成功调解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被执行人当场向申请执行人余婆婆支付全部执行款。
余婆婆的丈夫此前被二轮摩托车撞倒身亡,经法院判决,摩托车司机及车主共同赔偿余婆婆各项损失26万多元。两人未履行生效判决义务,余婆婆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经调查发现,余婆婆已年逾八旬,且没有生育子女,为尽快兑现老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其晚年生活,执行干警迅速对两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查控,劝说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否则法院将采取纳入失信人名单等限制措施。考虑到被执行人经济确有困难,法院积极引导双方通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当场向余婆婆支付全部执行款。
江门:专题普法进社区
助老人学法用法
“我们老人家不懂法,遗嘱要怎么立才算有效?”“对于老年人监护权确认的问题能不能讲一讲?”近日,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法院来到外海街道七西村开展主题为“莫道桑榆晚,司法温情暖重阳”的老年人专场普法活动。
江海法院通过讲座、发放材料等方式宣传《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耐心解答老年人关心的赡养、财产继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问题,鼓励老年人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活动现场共为300多名老年人和村民答疑解惑。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