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人民法庭坐落于珠海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庭除受理辖区内的民商事案件外,主要办理珠海市一审知识产权案件。小法庭大作为,近三年来,高新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案件3552件,今年1至7月审结各类案件1859件。
小法庭护航大创新
高新人民法庭辖区有高新技术型企业535家,进入独角兽培育库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9家。2020年,高新区“一园多区”营业总收入347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68亿元。
格力电器是珠海的明星企业,产品享誉国内外,却也遭遇品牌被“搭便车”的烦恼。在格力电器诉浙江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中,被告注册了与其相同的企业名称,还在产品上使用与其相近似的商标,导致消费者误以为被诉产品系格力电器的产品。高新人民法庭综合考虑原告拥有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等因素,向侵权方开出了90万元的“罚单”,有力打击“蹭名牌”行为,维护企业品牌合法权益。
法官在庭审中主持比对被控商标侵权产品
依托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机制,高新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加强知名品牌保护,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在一宗魅族商标侵权纠纷案中,承办法官现场释法明理三个多小时,顺利保全证据,明确双方举证义务,多次发出调查令、调查函,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最终依法认定被告行为侵犯了原告魅族公司的商标权,支持了原告的赔偿请求。法官严谨细致的工作,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获得了企业的赞许。魅族公司代表特地向高新人民法庭发来谢辞表示:“法官的专业和认真让我们感到贴心又安心!”
小法庭推动大治理
“企业根据创新成果特点,可以灵活选择申请专利、注册商标、著作权登记等方式进行法律保护,多维度、全方位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标识,同时健全完善商业秘密保密制度,设置相应惩罚性条款,防止商业秘密外流”。
高新人民法庭庭长王梦辉带队到健帆生物医疗科技公司调研,现场对症下药,开出了一剂“千金方”,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携密流失问题。
法官走访调研辖区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区内科技型企业众多,金山软件、云洲智能、健帆生物等明星企业云集。高新人民法庭发挥知识产权审判特长,常态化为企业“法治体检”,帮助辖区企业补齐发展漏洞、提高治理水平。
“注意审查进货渠道、注意查看上游资质、注意保管进货单据。”唐影龙法官在一起金士顿商标侵权系列案庭审后,为被告及旁听的小商户经营者现场答疑,还温馨提示了进货“三注意”。
在审理案件的同时,法庭定期到园区开展普法活动,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为企业、小商户的创新发展提供“司法金点子”。
小法庭服务大民生
高新人民法庭不仅能妥善审理“高大上”的知识产权纠纷,也能圆满化解“接地气”的涉民生案件。
在一宗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原告的孩子出生后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原告认为医院因产检疏忽未能查出孩子的先天性疾病,起诉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该案进入诉讼程序前,辖区司法所已多次介入调解,原告情绪激动,被告医院认为己方无责,坚持“一分钱也不可能赔”,双方矛盾尖锐、互不相让。承办法官莫应裕先安抚双方情绪,详细了解案情,又协调司法所联合沟通,通过多次走访、释法说理,讲解诉讼流程、分析潜在后果。冷静下来的双方逐渐打开心结,最终达成和解。
特邀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对案件进行调解
驻庭特邀调解员在化解纠纷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60多宗涉KTV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调解员张春英仅用半天时间就调解结案,从上海前来打官司的当事人不禁感慨:“原以为要耗几个月才能解决这批纠纷,没想到一上午就全调了,还谈成了授权合作!”
秉持“法为度、理为先、和为贵、情为真”的理念,高新人民法庭全面推进多元解纷,依托驻庭调解员,引入庭前调解,完善诉调对接,推动构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调解格局,实现将矛盾化解在一线,将纠纷解决在基层。2020年以来,高新人民法庭调解结案1816件,调解成功率达78.5%。
(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