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从化法院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成功执结一起工人讨薪案,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又助力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拖欠工人工资,企业机器设备遭查封
关于李某申请执行广州市某食品公司劳动争议一案,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广州市某食品公司应支付李某人民币109544.54元,但该公司未按时支付,后李某向从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由于该食品公司名下银行账户余额不足,执行法官潘欣到被执行人厂房调查,发现厂房内基本都是被执行人生产所需设施,部分设备还正在生产运行中。被执行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闻讯赶到厂房,诉苦道:“潘法官,我们也就是个小企业,现在资金周转困难,能不能宽限几个月,时间到了我们一定还钱!”
“活封”留“活路”,企业得以继续经营
鉴于被执行人公司目前的实际经营状况,如果对其机器设备“死封”扣押甚至强制腾空拍卖,无异于“杀鸡取卵”,将直接影响设备效能发挥,可能会使企业陷入“停摆”的局面。
为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潘欣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调,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在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前提下,对厂房内的机器设备采取“活封”方式进行查封,查封期间允许被执行人继续使用,但不得擅自转让、隐匿或损毁,被执行人承诺在三个月宽限期后立即履行支付义务。
随后,执行人员在明显位置张贴了法院封条和查封公告,向被执行人的公司负责人送达了设备保管书,宽限期届满后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和解协议,法院将会依法对其名下资产进行处置,升级强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对法定代表人限制高消费、罚款、拘留等。
企业经营回暖,案件圆满执结
“喂,潘法官,我是某食品公司的负责人,我们现在已经存够钱支付李某的工资了!”
和解协议签订不到一个月,由于“活封”为被执行人争取了完成多件大额订单的时间,资金回笼、经营回暖,被执行人提前履行完毕本案义务,申请人领到了应得的工资,企业“活”了起来。
今年以来,广州从化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审慎采取执行措施,更多采取“活封”、促成和解的方式办理案件。今年1-7月,快速执结涉企案件884件,执行到位7651.46万元。在平衡保护债权利益与保障生产经营二者关系上,争取既能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又可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影响,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