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山市司法局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今年以来,中山市法律援助处共承办法律援助案件3506宗,其中承办多人案件及群体性案件33宗219人,及时解决了群众诉求,切实把温暖的法律援助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多年来,市法律援助处共收到群众送来的140多面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座架在百姓心坎上的“连心桥”,都有着一段暖心的故事。
上班途中受重伤,法援律师助工伤赔偿增加7.5万
“在法援律师的帮助下,护理费金额增加了将近75000元,这笔钱对于我们来说真是救命钱啊!”近日,黄女士的弟弟带着印有“敬业正直无愧标兵优质服务为民解忧”“公平自在人为道义成就所托”的两面锦旗来到市法律援助处,代表黄女士向市法律援助处和法援律师表达感激之情。
3年前,黄女士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被鉴定伤残等级一级,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级一级。经过仲裁、一审,黄女士对判决认定的护理费标准不服,于5月26日到市法律援助处求助。市法律援助处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并当天指派广东凯行律师事务所梁育律师代理黄女士的上诉案件。
“黄女士的停工留薪期确认不符合《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而且她的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级为最严重的等级,护理难度非常大,护理收费也是最高的,一审法院参考的计付标准采用的是医疗卫生类别的护理人员月薪中位数,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梁育律师指导黄女士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支持延长停工留薪期7个多月。最终,二审法院支持梁育律师关于护理费标准的观点,以医疗卫生类别的护理人员月薪高位数计算护理费,并按《初次鉴定(确认)结论书》延长了护理费计算时间,认定黄女士的护理费金额为13.3万余元,金额较一审增加了近75000元。
4年不间断法律援助,16年土地纠纷尘埃落定
在市法律援助处,还有一面印有“法律援助就是为百姓办实事”的锦旗,这面锦旗背后,是法援律师和办案机关4年不间断的努力,最终化解了一起长达16年、由土地登记确权纠纷引发的信访案件。
黄女士认为邻居吴先生侵占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自2004年3月起开始维权。黄女士经向市政府申请更正土地使用权登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审、二审、再审等程序,都未能如愿。2012年起,黄女士开始通过信访途径表达诉求。
2017年2月,市法律援助处指派广东雅商律师事务所陈经文律师参与化解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在法援律师及办案机关多方4年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争议双方达成和解,黄女士领取了新的土地使用权证书。至此,长达16年的行政土地登记确权纠纷了结,黄女士回归正常的生活。
“法援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更容易取得信访群众信任,引导信访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市法律援助处主任袁彩环介绍,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市法律援助处开辟了绿色通道,为信访人指派法援律师,通过诉讼、仲裁等途径解决问题,减少和避免了无效信访、重复信访和盲目信访现象。近年来,市法律援助处不断发挥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职能,积极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今年以来,市法律援助处安排律师到涉法涉诉工作站值班706人次,提供法律咨询4239人次。
法律援助法明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援助从原来的行政法规提升到国家立法层面,标志着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跃飞表示,为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市司法局将主动作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法律援助法。
“一方面,我们将深入宣传法律援助法,组织开展法律援助专题学习,开展法律援助宣传片拍摄工作及法律援助法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加强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宣传力度。其次,我们将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能。”王跃飞局长表示,市司法局明年还将强化法律援助工作监督措施,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