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要区金利镇茅岗村现存有广东古老的水上木结构建筑遗址,属河一潮类型贝丘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距今约3500至4000年历史。在1978年,广东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实地考证,并在112平方米内出土了大量古遗物。该遗址是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干栏式建筑遗存,茅岗木结构建筑遗址揭开了南越族原住村民的生活方式的神秘面纱,于1989年被公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千百年的衍化和发展后成为了疍家人,也衍生了独特的疍家文化,具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
高要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经实地调查,针对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行政部门充分沟通、磋商,共同促进文物保护工作。近日,高要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立带领干警联同区文广旅体局、金利镇人民政府等相关领导同志到该遗址实地勘察遗址情况,就遗址保护问题共商对策。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重新描红了遗址碑文,在遗址范围周边种桩警示,拆除了可能对遗址造成影响的抽水泵房、清理了周边杂草和垃圾,并安排人员定期巡查,进一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
整改前
整改后
主办检察官李立说,高要金利茅岗遗址是广东发现规模较大的“干栏式”水上木构建筑群,更是疍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保护文化遗址更是传承民族情感的纽带,发展好文化遗址价值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使文化遗址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通过检察公益诉讼,与行政机关、社会公众一起共同保护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
(肇庆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