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新时代“五好”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源城检察
优化党组织结构,推动四大检察平衡发展
2020年8月,源城区检察院针对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一岗双责”落实得不够、党建与业务结合得不够等问题,向源城区委组织部提出成立党总支、优化党组织的申请,经过源城区委组织部同意,党组织结构由原来的一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优化成一个党总支部下设6个党支部,一个部室成立一个党支部(不足3人的埔前检察室和办公室一起成立联合党支部),各党支部书记由部室主任担任。组织结构的优化进一步促进了“一岗双责”的落实,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党的建设与业务建设的全面融合,各部室和党支部把案件讨论会、政治学习会、党员活动日等多会合一,将政治理论学习、讨论案件、学习法条法规、学习党章党规结合起来,以案促学,不仅学习案件办理过程中的业务知识,还结合案件的办理,增强政治敏锐性、党风廉洁性。
组织结构的优化,还有力推动了四大检察的平衡发展。刑事检察工作,今年来,该院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401件643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765件963人,有力地打击了刑事犯罪。另外,受理民事行政监督案件28件,已办结案件16件,向源城法院发出检察建议2份,其中1份涉及8件违法终结本次执行案件发出类案检察建议。受理行政非诉执行案件23件,主要针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存在问题的案件,对河源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超期履行催告程序发出类案检察建议1份,对河源市自然资源局超期申请强制执行发出类案检察建议1份。发现公益诉讼线索14条,其中民事公益诉讼线索11条,行政公益诉讼线索3条。立案12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案件9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件。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1份,收到行政机关的整改回复1份。发出诉前公告8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件,收到裁判结果案件2件,全部支持诉讼请求。
东源检察
践行绿色发展,发挥检察职能
自开展检察队伍教育整顿以来,东源县检察院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践行两山理念,争当生态检察先锋”党建品牌, 积极探索“党建+业务”工作模式,把党建工作延伸到业务一线。以党建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品牌建设为手段,凝人心,聚合力,不断提升检察业务实效,形成党建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实现同频共振,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2021年以来,东源县检察院共批捕污染环境、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矿等犯罪案件12件22人,起诉7件16人。加大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力度,共办理该类案件7件,发出检察建议4份,督促修复、治理被损毁污染的林地面积204.1亩。积极运用检察公益诉讼磋商机制,对东源县蓝口镇乐村倾倒危险废物案进行提前介入,经过多方紧密的协作配合和二次磋商,最终促成违法行为人与河源市生态环境局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同意赔偿199.5571万元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费用。
和平检察
守护东江母亲河,共创美好生活
自2019年以来,和平县检察院就坚持“以发出检察建议为基础,以提起公益诉讼为途径,以维护公益为最终目的”,共摸排东江流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6件,经审查决定立案14件,实地勘察和检查整治落实情况30余次,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3份,均在诉前程序督促行政机关履职完毕。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前行政机关主动履职,终结审查1件。这是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主线,探索东江上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缩影。
品牌引领下,和平县检察院和市检察院共同签署了《河源市人民检察院 赣州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建立东江上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探索建立协作长效机制。在案件线索移送、区域信息共享、开展线索集中排查和联合专项行动、跨区域案件协作、定期联席会议、人员培训合作、舆情应对和新闻宣传协作等八个方面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开展东江流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龙川检察
打造“普法+”检察产品大礼包
“民法典,民法典,新时代第一典。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这是龙川县检察院利用该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擎木偶戏向群众宣传民法典的原创作品——《检察官宣讲民法典》木偶戏。
龙川木偶戏是广东省传统戏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深受人民群众喜爱,2009年10月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川县检察院将客家方言、客家传统文艺融入普法宣传,创作了《检察官宣讲民法典》木偶戏、《检察官说违建》快板、《全民反诈家家安》快板、《检察官说防火》快板,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法。
龙川县检察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形式,打响普法品牌,以“普法+”模式,深入开展法治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单位等活动,大幅度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晓率,增强了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同时,龙川县检察院以党建、团建为平台创建书友会,由青年干警自发组织,提升了检察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由书友会创作的普法作品多次被学习强国、南方杂志等平台转载。
紫金检察
党建引领,打造“紫检‘护苗’,守护成长”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
紫金县检察院以党建引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用法治关怀幼苗的成长,倾力打造“紫检‘护苗’,守护成长”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发挥好自身的检察职能与联动社会力量,拓展司法影响力,具体实施好未成年人的每一项检察建议、特殊制度、程序规范之中,“一号检察建议”有效落地,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帮扶帮教、附条件不起诉有序推进,“一站式”救助机制也逐步走上正轨,全面为青少年的司法保护倾力打造坚固如金的司法防护罩。
为进一步深化党务公开,增强紫金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展示近年来紫金县检察院的工作特别是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成效,凝聚各有关部门力量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紫金县检察院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共开展未检主题检察开放日3次,参与人员500多人次。
连平检察
“生态检察”守护连平青山绿水
连平县检察院秉承“绿色检察”发展理念,充分履职尽责,探索完善“生态+检察”工作机制,建设“生态检察守护连平青山绿水”品牌效应,促进法治生态文明健康发展,助推连平经济绿色发展。
2020年以来,连平县检察院围绕生态检察守护连平青山绿水品牌建设,努力挖掘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打造生态检察守护连平青山绿水品牌优势。通过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共督促复绿生态公益林158.6亩,治理固体废弃物164.85吨,追偿损失109.39万元。
通过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村饮用水安全”“森林资源”等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推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广东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