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以制造业立市、兴市,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制造业大市。2016年,全国第二家、广东省首家跨区集中管辖知识产权审判一审专业法庭——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新城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挂牌成立。
走进位于绿岛湖的新城知识产权法庭,忙碌是他们的常态。一个只有7名法官的专门法庭,成立五年,案件量翻了9倍,2020年收案已经破万。新城知识产权法庭以公正、高效的审判,为企业创新发展构筑司法“防护盾”,为佛山创新升级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打造专业审判团队
护航企业智造升级
2018年盛夏,一句“有凉感无风感”的广告语,挑起了美的、格力两大家电巨头的纷争。
新城知识产权法庭收到案件后,迅速对案件类型进行甄别,并交由专门审理不正当竞争纠纷的审判团队审理。
“两家都是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案件影响及争议较大。”法官林燕萍介绍,当时原被告对使用广告语是否构成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的争议较大,双方反复交锋。
案件庭审现场
在经过依法审理后,林燕萍将案件提交法庭的专业法官会议讨论,对涉案广告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为合议庭裁判提供参考。
合议庭经过对证据的细致审查,严谨对照法律条文,结合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公众认知力等,认定格力使用该广告语不构成虚假宣传,但构成不正当竞争。最后,案件经审委会讨论后审慎作出判决。
判决后,美的和格力均服判息诉,格力很快主动履行判决。美的公司的代理人表示法庭的判决在法官亲历性、标准统一性、市场客观性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也充分保护了知识产权的价值。
林燕萍说:“案件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审判团队专业化和专业法官会议规范化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审判团队召开专业法官会议
新城知识产权法庭负责人刘应东根据案件类型相对集中、队伍素质普遍较强的特点,组建了审理著作权纠纷、商标权纠纷、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和不正当竞争纠纷四个专业审判团队,并进一步完善专业法官会议机制,有效提高了审判效率,统一了裁判尺度。
五年来,尽管收案数量大幅增长,案件审理范围不断扩大,但案件服判息诉率不断上升,发改率不断下降,取得了良好的审判效果。
“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创造性地解决新难题,使得品牌权利人能够感受到司法保护的公平公正。”对于新城知识产权法庭的审判工作,佛山市版权保护协会秘书长鲁红霞如是评价。
“一门式”和解机制
为创新维权按下“快进键”
“是某KTV吗?经禅城法院告知,天津某文化传播公司等公司起诉你侵犯了他们的歌曲著作权。”2021年4月,某KTV负责人张某接到市版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的电话。
沟通中,张某显得非常不耐烦,还抱怨称此前已经有多家公司起诉他们歌曲侵权,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老被人“盯”上。最终,该负责人还是被调解员说服,愿意进行调解。
除了某KTV外,还有其他4家同行被起诉,涉及的案件共454件。
为了切实化解纠纷,新城知识产权法庭派出法官和书记员到调解现场,与调解员一起耐心为当事人解答案件疑问、类案赔偿的判赔幅度及法律后果等,消除当事人心中的疑惑。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努力下,仅3个小时就现场达成和解,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
法官和调解员组织当事人开展“一门式”调解
454件系列案的快速解决,得益于新城知识产权法庭主动探索并主导建立的“一门式”和解机制。
知识产权案件中,著作权纠纷增长最快,种类繁多、标的小、数量大,为了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将诉讼对佛山文化娱乐产业的冲击减至最低,2020年,刘应东带团队主动探索,与市版权局协商建立了著作权纠纷“一门式”和解机制。
“‘一门式’和解机制联合了著作权领域的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力量,把当事人处理著作权纠纷的送达、举证、开庭、执行等多环节耗费的时间和费用压缩到最低,除法定程序外的其他工作由我们和这些社会力量代替完成,把真正的便利带给当事人。”刘应东介绍。
法官组织开展“一门式”和解集中调解会
据悉,机制建立以来,2020年有4041件著作权纠纷成功和解,今年初至7月底已和解1480件,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一门式’和解机制让我们一次到场就解决问题,省钱省力,真的很不错。”参加调解的被告方代理人表示。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