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佛山公安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不竭动力,坚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期待的事情做起,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10项清单及优化营商环境10项措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局长信箱”办结率97.5%
今年5月,按照广东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佛山市公安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通“局长信箱”,听民声察民情,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局长信箱”开通后,佛山市公安局以信件响应率、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为检验指标,成立了以市公安局实体化工作专班牵头、警种为主力、各区专班为基础的来信办理网络,制定了来信办理、流转、落地、督办的“收、办、研、督”闭环机制,逐步细化完善办理跟踪、挂单督办、回访评价等10项措施,依法办理群众诉求。
5月,佛山市民王先生通过“局长信箱”反映,其在采购室内装饰材料时被诈骗近11万元,希望公安机关帮忙追回“血汗钱”。经过半个多月调查取证,佛山公安成功帮其挽回损失。事后,王先生寄来一封手写感谢信。12月1日,佛山公安开通“绿色通道”,仅用2小时便为市民吴先生远在上海求学的女儿办好临时身份证,助其在考前15分钟拿到证件参加考试。吴先生专门发来感谢信,为公安机关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群众来信反映的违法犯罪线索,佛山公安先后破获一批案件,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83名。
截至12月20日,佛山“局长信箱”累计接收群众来信1853件,办结率97.5%,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6个,制定或修改完善相关工作政策规范7个,获得群众五星好评159件,收到感谢信(锦旗)27封(面)。
多事项实现异地通办
10月20日起,佛山开始启用电子驾驶证,市民在“交管12123”APP申领后,可在办理交管业务、接受执法检查时出示使用,还可拓展至客货运输、汽车租赁、保险购置等社会应用场景。
今年以来,佛山交警打通部、省、市三级网上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已有55项车管业务统一接入市政务服务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注册用户达330万人次,覆盖三分之一全市常住人口,年均办理业务超过330万宗,其中核发电子驾驶证超66万张,极大方便市民办事出行;驾驶人考试名额100%网上公开自主预约,今年已完成网上考试预约170万宗;网上老年人代办业务完成了1000余宗,老年人办理车管业务实现“零跑动”;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二手车交易登记实现“跨省通办”,完成业务4.5万宗,节省车主“跨省、跨市”往返跑办理车辆异地交易的繁琐。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早前部分驾驶人反映因新冠肺炎疫情无法及时回国,导致驾驶证注销问题,佛山交警及时推出便利出国(境)人员延期换领驾驶证服务,目前已帮助相关驾驶人办理延期换证及注销恢复业务2800余宗。
对于部分车管业务无法网上办理等难题,佛山交警创新推出机动车补牌补证、驾驶证转入降级、取消考试预约等25项车管业务“上门办”服务,目前已完成“上门办”业务3.3万宗。
今年以来,佛山公安全力推进“无证件(证明)办事”,现已实现47个事项及67个证件、证明材料减免,116项民生服务事项上线“粤省事”平台及“佛山政务服务”微信平台。重点事项实现了“跨省、市通办”,如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户口迁移、大中专学生毕业户口迁移、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父母投靠子女户口迁移等5个事项,已实现省内“跨市通办”。
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公安事项,佛山公安全面推进“优先办”“上门办”“委托办”等。截至12月15日,全市已设置老年人专窗53个,共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办”服务3.3万余人次、“代缴费”服务3772人次、“委托办”服务4535人次、“上门办”服务258人次。
此外,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佛山交警组织召开意见征询座谈会23场次,收集群众意见45条,解决实际问题37个。为311人次困难事故伤者垫付医疗费1889万元,垫付金额排名全省第一;梳理15条喇叭噪音扰民重点路段,推动安装探测设备8套、标志牌100块,查处交通违法327宗;开展“猎飚”百日专项行动,查处扰民改装车辆921宗。试点互联网平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在线认定,全市快处快赔率达66.18%.
“两抢”刑事案件100%侦破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佛山公安把“破小案、保民生”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为民举措,重点打击盗窃、扒窃等相对多发、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接触性侵财犯罪案件。
近期,禅城辖区发生多宗趁店员不注意入店盗窃财物案。案件发生后,禅城公安分局立即组织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通过分析排查,快速锁定嫌疑人身份,于12月7日成功将嫌疑人何某某(佛山人,27岁)抓获,现场起获事主被盗手机4部、平板电脑1台、赃款500元。
对现发盗抢警情,不论案值多少,佛山市各级刑侦部门都按照“快指令、快处警、快共享、快比对、快合成、快抓捕、快倒查、快处罚、快挽损、快总结”的“十快”工作机制要求,确保现发案件第一时间破案、第一时间挽损,最大限度保护好群众的财产安全。
对于未破重点案件的疑点和难点,组织专家会诊,合力攻坚;对跨区域、团伙性盗抢案件,开展“飓风”专案打击,形成震慑效果。截至11月25日,佛山市盗窃刑事案件现案破案率居全省首位,“两抢”刑事案件破案率100%.
“团圆”行动找回被拐儿童31名
1995年,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一处工地的临时帐篷里,年仅8个月的小志深夜失踪。受当时条件所限,案件侦查迟迟没有进展。2000年,何先生夫妇配合佛山警方采集DNA血样。今年初,佛山警方联系何先生夫妇进行二次血样采集并加做DNA比对。不久后,好消息传来,经警方复核鉴定,何先生夫妇与一名年轻男子符合生物学亲缘关系。今年5月25日,何先生夫妇从湖南赶到广东,在佛山警方的陪同下,终于见到27年日夜思念的儿子。
今年以来,佛山公安通过完善失踪人员查找机制,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等措施,截至目前,累计查找解救失踪儿童31名,开展认亲活动及防拐反拐宣传24场次。目前,全市共设有血样采集点“绿色通道”53条。
为做好预防工作,佛山公安深入开展“护校安园”行动,不断深化“护校岗”“警家校”“四校长”等机制建设,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发现校园内部安全隐患问题314个并落实整改。目前,全市1759间中小学、幼儿园完成了“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改造升级,并实现“护校岗”“最小应急单元”全覆盖,374所校园开展“警家校”建设,并逐步推进加装校园安检设施。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