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司法局以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为广州老年人保驾护航!
回顾2021年,广州市司法局为广州老年群体做了哪些法治工作保障?又有哪些亮眼成绩?
践行理念
提供精准优质涉老惠民公证服务
深入开展“公证就在家门口”实践活动,公证机构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到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村居、楼宇为老龄群众提供公证咨询、现场办证及法律法规宣传等一站式服务,自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开展公证服务活动509场,办理公证案件逾6000件,受益人次达9.2万人。
为老年人提供涉老绿色服务通道等服务方式,动员广大公证人员帮助老年人学习手机等智能设备,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消除“数字鸿沟”。进一步推广远程视频公证业务,利用远程视频为因疫情原因不能回国办理公证的老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提供公证服务。
全市各公证机构持续开展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活动,2021年全年共办理该类型遗嘱公证2820件,同比2020年增加67.8%,共免除公证费约170万,对无固定生活来源的老年人追索赡养费的相关公证事项予以费用减免。
坚守原则
落实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把残疾老年人、追索赡养费的老年人、因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而主张权利的老年人列为重点服务对象,使法律援助能更有效覆盖老年人群体。完善法律援助网络,全市已形成市、区、街(镇)三级法律援助网络,为老年人方便快捷地获得法律援助服务创造良好的硬件基础。
指导广州市法援基金会实施老年人权益保护项目,建立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将广州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从2711元/月动态调整为2846元/月。2021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承办涉老法律援助案件143件,提供涉老法律咨询2312人次。
普惠便捷
推进一站式家门口助老律师服务
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1588名律师与全市2778个村(社区)签约服务,全市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线上线下全覆盖,法律顾问到村居为老年人等广大群众提供每月不少于8小时的“家门口”现场服务,每季度举办一场法治讲座,实现“法律顾问在身边,法律服务零距离”。
成立全省首家专门服务村老年人的律师团队――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助老律师团,疫情期间保证服务不断,引导老年人依法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21年法律顾问提供各类法律服务达6.2万件次。
用情说理
加强老年人普法宣传与法治教育
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宣传《民法典》中老年人关注较多的遗嘱、继承、赡养等有关内容,积极引导老年人正确合理处置自己的财产,提升防诈意识。
利用新媒体普法优势提高普法宣传效果,充分发挥“广州普法”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发布、推送与老年人权益保护有关的推文及宣传视频,普及《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广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等涉老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社会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压实相关单位普法主体责任,根据“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各普法主体开展涉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建立老年人权益保护相关典型案例收集、整理、发布机制,促进以案释法、以案普法。
(广东司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