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山市召开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市司法局局长王跃飞出席发布会,通报了中山市推进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工作的背景、现阶段的工作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山市今年4月正式推行“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工作以来,已经公布免罚清单、从轻减轻处罚清单、免除行政强制清单、免检查清单、行政执法风险评估清单共计5种类型的清单事项,全市共办理免罚案件4500余宗,300余家企业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受到处罚,有效减少了对企业诚信度的负面影响。
全面探索推行服务型包容审慎执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最好最优标准加快建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围绕这一工作目标,2019年起,中山市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印发了《中山市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年,又相继印发《关于加强行政执法风险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山市推行“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探索,逐年深入持续地全面推进服务型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中山市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统筹全市行政执法部门探索开展服务型包容审慎执法,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王跃飞介绍,在不断深化行政执法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山市坚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改变行政执法给人的冰冷刻板印象,通过制定公布实施免罚清单、从轻减轻处罚清单、免强制清单、免检查清单、行政执法风险评估清单等,彰显中山在营造公正文明执法环境方面的“力度”和“温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和企业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实施五类清单 300余家企业轻违法获免罚
中山市全面推行服务型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工作以来,各行政执法部门在探索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执法领域工作,平衡执法“力度”和执法“温度”,全面梳理本领域的包容审慎执法清单。
王跃飞介绍,目前,中山市已公布5种类型的清单事项,具体包括:轻微违法、初次违法和无过错违法3类违法行为,列入免罚清单,实施免罚事项合计109项;对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非主动违法的、配合执法部门查处等情形的,适用从轻减轻处罚清单,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和市公安局目前已列出从轻减轻处罚清单26项;对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列入免除行政强制清单,市交通运输局在这方面探索出了成功经验;还有免检查清单,通过将诚信守法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以减少检查频次或者改现场检查方式为非现场检查方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打扰,如生态环境局将392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商务局对符合特定条件的市场主体和行业领域分别实施免于行政检查和减少行政检查频次。此外,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局和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形成的行政执法风险评估清单189项,力求将行政执法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尽可能降低执法风险发生的概率,防止因执法不当侵犯群众的合法权益。
实施5类清单,对于助力企业发展已经初步显现成效。据统计,实施包容审慎执法清单以来,中山市共办理免罚案件4500余宗,300余家企业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受到处罚,有效减少了对企业诚信度的负面影响,获得了企业的充分认可。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包容审慎执法工作的推行在减轻企业负担、落实“六稳、六保”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将聚焦自然资源、水务等推出包容审慎执法清单
“包容、审慎,彰显的不仅是中山一贯博爱、包容的城市温度,其投射的,更是一座城市以主动姿态适应新时期新要求、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与不懈实践。”王跃飞表示,近期,市委专门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释放出“关心呵护企业家,高效服务企业发展”的强烈信号。中山市司法局将深入贯彻市委决策部署,进一步研究推进包容审慎执法工作,下一步将重点推出文化广电旅游、自然资源、水务、司法行政等领域的包容审慎执法清单;着力探索开展非现场执法工作,结合市行政执法“两平台”建立自由裁量权管理清单;全面梳理汇编中山市现行有效的有关营商环境方面的各种行政文件,结合服务型包容审慎执法工作实践,探索形成制度性文件,全面固定包容审慎执法工作成果,以包容审慎执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廖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林志成、国家税务总局中山市税务局副局长林昊出席发布会,并分别介绍了各领域开展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广州日报)